区区奉使越三年,晚得渝南刺史贤。
美政日闻行旧学,高怀时见发新篇。
近违方得挥谈麈,远别俄惊彻祖筵。
回首寒江初放鹢,牙城隐隐隔云烟。
别王叔重:
区区奉使越三年,晚得渝南刺史贤。
美政日闻行旧学,高怀时见发新篇。
近违方得挥谈麈,远别俄惊彻祖筵。
回首寒江初放鹢,牙城隐隐隔云烟。
注释:
- 区区奉使越三年:形容自己奉旨到越地(今属重庆市)任职已经三年了。
- 晚得渝南刺史贤:在渝州(今重庆)得到一位贤明的刺史,表示对刺史的喜爱或感激。
- 美政日闻行旧学:美好的政治每天都能听见,这让我想起了过去学过的学问。
- 高怀时见发新篇:胸怀高远的人时常能写出新的篇章。这里指王叔重的才华和思想。
- 近违方得挥谈麈:最近才有机会与王叔重交谈,可以畅所欲言。
- 远别俄惊彻祖筵:离别时突然感到心酸,好像祖筵被彻(彻底打碎)一样。
- 回首寒江初放鹢:回头看看那初冬的长江,江边有一只鹢(yì,一种水鸟)。
- 牙城隐隐隔云烟:远处的城墙在云雾中显得朦胧而神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自己在渝州(今重庆)任职三年后,告别王叔重时的一首赠别诗。全诗表达了对王叔重深厚的感情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时的感慨。
首联“区区奉使越三年,晚得渝南刺史贤。”表达了自己奉旨前往越地任职已经三年,深感荣幸。这里的“贤”字既指王叔重本人,也隐含了对他的赞誉。
颔联“美政日闻行旧学,高怀时见发新篇。”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王叔重才华和思想的敬佩。他认为王叔重的美好政治每天都能听到,这让他想起了过去学过的学问,同时也期待着他能写出新的篇章。
颈联“近违方得挥谈麈,远别俄惊彻祖筵。”表达了自己最近才有机会与王叔多交谈,可以畅所欲言,但离别时又感到心酸,仿佛祖筵被彻一样。这里的“挥谈麈”是指与王叔重畅谈,“祖筵”则是指祖庙里的宴席,这里比喻离别的痛苦。
尾联“回首寒江初放鹢,牙城隐隐隔云烟。”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色,寒江上初冬的水鸟(鹢)静静地漂浮着,远处的城墙在云雾中显得朦胧而神秘。这里的“牙城”代指王叔重的领地,而“隔云烟”则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王叔重的赞美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