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屹危堂近紫烟,傍堂双桧亦参天。
四时风月收罗尽,千里山川瞩望全。
阮屐登来何必蜡,陶琴携上不须弦。
赐经虽缺名犹在,此乐终为古所贤。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屹屹危堂近紫烟”
  • 注释:巍峨的危楼靠近紫色的烟雾。
  • 译文:高大而稳固的楼宇(即九经堂)接近紫色的烟雾。
  1. “傍堂双桧亦参天”
  • 注释:旁边的两棵古树也高耸入云。
  • 译文:旁边两棵古老的树木也高耸入云,显得非常高大。
  1. “四时风月收罗尽,千里山川瞩望全”
  • 注释: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色都被收入眼底,可以远眺千里之外的山川。
  • 译文: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色都被收入眼底,可以远眺千里之外的山川,视野非常开阔。
  1. “阮屐登来何必蜡,陶琴携上不须弦”
  • 注释:阮籍的鞋子登上来并不需要蜡烛照明,陶渊明的琴携带上去也不需要弦乐伴奏。
  • 译文:阮籍的鞋子登上来并不需要蜡烛照明,陶渊明的琴携带上去也不需要弦乐伴奏。
  1. “赐经虽缺名犹在,此乐终为古所贤”
  • 注释:虽然《九经》不全,但名字依然存在;这样的音乐最终成为古代贤人的赞赏之物。
  • 译文:《九经》虽然不全,但名字依然存在;这样的音乐最终成为古代贤人的赞赏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经堂的壮丽景象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首句通过“紫烟”和“危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以“双桧”为衬,强调了建筑的高大和历史的厚重。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这个场景,从四季到山河,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最后两句则转向文化传承,通过对历史人物阮籍和陶渊明的提及,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九经堂的美丽景观,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传承的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