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千尺覆檐楹,宿凤何年被美名。
燕雀不栖如有畏,烟云常近岂无情。
林间日月于兹永,物外尘埃岂复生。
危坐忽惊年籥晚,漫吟嘉瑞乐升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描绘了一座凤亭的景象。下面是诗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碧梧千尺覆檐楹:碧绿的梧桐树高达千尺,覆盖在屋檐和柱子上。
  2. 宿凤何年被美名:这栋建筑(凤亭)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它的名字是因为什么而被赋予的呢?
  3. 燕雀不栖如有畏:燕子和麻雀都不在这里栖息,可能是因为有什么让人感到畏惧的东西。
  4. 烟云常近岂无情:烟雾和云彩经常围绕着这座亭子,难道没有情感吗?
  5. 林间日月于兹永:在这森林中,太阳和月亮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
  6. 物外尘埃岂复生:在这个世外桃源中,外面的尘世纷扰已经不复存在。
  7. 危坐忽惊年籥晚:我突然意识到时光飞逝,岁月已经不等人。
  8. 漫吟嘉瑞乐升平:于是我随意吟诵,赞美这里的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凤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碧梧”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燕雀不栖”则暗示了远离尘嚣、追求高远的理想。最后一句“漫吟嘉瑞乐升平”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厚的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