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曾宿紫霄宫,今日重游春正融。
谁道居官便跧缩,也能偷暇向忙中。

【注释】

紫霄宫:道教宫观名,在今四川峨眉山。春融:春天温暖如春。跧缩:退缩。偷暇:找空隙。忙中:忙于政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抒发了对“居官便跧缩”的批判,表现了对官场生活和仕途的不满。

首句“先春曾宿紫霄宫,今日重游春正融”,点明题旨。先春曾宿紫霄宫,表明诗人曾经游览过紫霄宫,但时间久远,记不清了。今天重游春正融,说明诗人又到紫霄宫游览了。

次句“谁道居官便跧缩,也能偷暇向忙中”,是全诗的关键。诗人认为,谁不知道官员们常常是“居官便跧缩”,而自己也曾经有过这种体验,所以今天能够“偷暇向忙中”。

第三句“也能偷暇向忙中”,承前启后,照应题目中的“重游”二字,说明自己之所以能“偷暇向忙中”,是因为有前人的经验教训可借鉴。

尾句“也知此意古来稀,何况从来未遇时”,是全诗的总结。诗人从古至今都很少能像自己这样“偷暇向忙中”,更何况从来未曾遇到过这样的机遇呢?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紫霄宫”为背景,抒写自己的感受。他以“先春曾宿紫霄宫,今日重游春正融”开头,点明自己曾经游览过紫霄宫,但时间已久,记忆模糊。接下来,他用反问的语气说:“谁道居官便跧缩,也能偷暇向忙中?”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居官便跧缩”现象的不满和反感。他认为,既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像那些古人一样,在忙碌之余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呢?

诗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接着写道:“也知此意古来稀,何况从来未遇时。”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即使大家都知道这种不好的现象,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更何况,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诗人以感慨的语气结束全诗:“此意古来稀,况乃从来未遇时!”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无奈之情。他认为,这种“能偷暇向忙中”的想法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自己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个人时间的重视。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要被繁忙的生活所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