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松蹊入五峰,更临危阁半晴空。
山花鸟语皆真趣,谁是韬光傲世翁。
宛转松蹊入五峰,更临危阁半晴空。
山花鸟语皆真趣,谁是韬光傲世翁。
译文:
蜿蜒曲折的松树小径通向了那五座山峰,更靠近高处的阁楼半边是晴朗的天空。
群山中的花儿和鸟儿都在诉说着真实的趣味,究竟谁是隐藏锋芒傲视世俗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首句“宛转松蹊入五峰”,通过“宛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小径弯曲曲折,仿佛在引领人们走向远方的五座山峰。这里的“宛转”不仅形容了山路的曲折,也隐喻了诗人行走其中的心情与感受。紧接着,“更临危阁半晴空”一句,诗人的视线被高耸的阁楼所吸引,半晴空的景象则给人以开阔与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空间上的远近变化,构建了一个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广阔视野,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深远的自然之中。
次句“山花鸟语皆真趣,谁是韬光傲世翁。”则是对前句景象的进一步展开,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的真实之美,以及它们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在这里,“山花鸟语”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描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谁是韬光傲世翁”则是一个设问,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向往。他似乎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像那些隐居山林、不张扬声名的隐士那样,保持一颗超然物外的心,傲视世间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净土的人生哲学。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