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罘之碑何所刻,昔者秦人纪秦德。
风锼日铄断璞昏,雨暴冰残老龟坼。
微芒遗字三四行,容易历年千五百。
文词事实可考求,赖有子长修简策。
始皇末年气益矜,轻视天下夸功名。
玉墀金户厌宫殿,不远万里为游行。
鼓钟帷帐不移徙,所至毫发皆如情。
温寒凊暑回造化,绝深度险安经营。
徐市卢生巧窥测,浪语神仙致君惑。
东巡亟欲见三山,从此海壖来辙迹。
神仙杳邈不可攀,六龙回首沧波碧。
从臣无以慰踌躇,请陈勋业刊诸石。
高文大句如形容,将以荣耀传无穷。
银钩玉箸勒未久,变故恍惚如飘风。
人心恚望鬼神怒,滈池神怪俄符同。
祸秦非胡日在国,长城未毕咸阳空。
空遗此石苍崖里,万古悠悠辨终始。
虽然篆刻半缺讹,至今不得藏虚美。
世人往往爱瑰奇,蜡泽松烟印之纸。
【注释】
之罘(fú):山名,在今山东省荣成市西南。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至此,刻石颂秦德。
微芒:指文字隐约难辨。三四行:指碑文残缺不全。
文词事实可考求:意思是说碑文中的文字和记载的历史事实是可以考证的。赖有子长修简策:意思是说司马迁编撰了《史记》,为后人提供了可以考证的史实。司马迁字子长。
气益矜:意思是说秦始皇更加骄横自大。
玉墀(chí)金户:宫殿的美称,指帝王所居的地方。厌:厌恶、满足。
鼓钟帷帐: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乐队与车马帷帐。不移徙:指始终如一。
温寒凊暑:指天气冷热无常。回造化:指改变自然规律。
徐市卢生:徐市、卢生是汉武帝时的两个方士。巧窥测:用巧妙的办法去探测或推测事情的变化。浪语神仙:指他们妄谈神仙之事。致君惑:使君王受骗。
东巡:指汉武帝东游海上。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海壖(ruán):海边一带。来辙迹:指汉武帝从东方沿海巡视归来,在碣石山刻石纪念的事迹。
杳邈(yǎomiǎo):高远的样子。不可攀:不可企及。六龙:指皇帝。回首:回头回顾。沧波:海水。碧:形容颜色青绿。
踌躇:迟疑。请陈勋业刊诸石:意思是请求把功劳事业镌刻在碣石山上。高文大句:指优美的文辞和雄浑的句子。形容:描写。荣耀传无穷:使光荣和美名永远流传不息。
银钩玉箸:笔的两种名称。勒未久:指刻石时间不长。变故:意外的变故。恍惚:迷离模糊。飘风:旋风。
人心恚望:指人民怨恨不平。鬼神怒:指鬼神也感到愤怒。
祸秦非胡:祸害秦国的不是匈奴。日在国:太阳在本国升起落下。
长城未毕:指万里长城还没有修完,咸阳城空:指咸阳城空虚无人。
苍崖:指山崖。悠悠:遥远的样子。辨终始:辨别始末。
篆刻半缺讹:指刻石上的文字不全而且多有错误。虚美:虚假的美名。
世人往往爱瑰奇:人们常常喜欢奇特的东西。蜡泽松烟印之纸:用蜡封住纸,再用松烟在上面写字,制成印章。
【赏析】
此诗题作“和邓舍人读之罘碑二十韵”,当是杜甫和友人同读之罘碑后所作。之罘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过之罘时,立的一块刻有秦始皇功德的碑。此诗首联点明之罘碑的来历和作用,接着对之罘碑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中间四联则具体描述了秦始皇的功绩,最后二联则抒发感慨。
诗中描绘了秦始皇功过兼施的形象,他既是开疆拓土,又是焚书坑儒;既有统一六国的功绩,又有暴虐无道的行为。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秦始皇功过并存的看法,他认为秦始皇的功过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应该因为其残暴无道而否定他的统一之功,也不应因他的功绩而美化其暴政。
全诗通过对之罘碑的描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