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泉在山人不知,美泉出山还有时。
琅邪之东幽谷西,公来发此清涟漪。
搜寻土脉示山叟,霜钁入土荆榛披。
逡巡方丈露澄莹,十目争看青琉璃。
一之二之来觱沸,岭猿惊啸溪禽飞。
呼工丛手甃白石,玉匣宝鉴生光辉。
自从开凿贮寒碧,朝云夜月常迟迟。
春华将近天气爽,公携宾从何逶迤。
回环栏楯照丹碧,颠倒旌旆浮葳蕤。
飞觞弄翰不胜乐,梅柳恨不先芳菲。
此时玩泉爱清切,异日饮德钦规为。
甘香润泽济枯槁,源源难绝滁人思。

【注释】

美泉在山人不知:美泉(泉水)在山上,人们不知道。

琅邪之东幽谷西:琅邪县的东面是深幽的山谷,西面是幽谷。

公来发此清涟漪:有人来了,掀起这股清凉的泉水。

搜寻土脉示山叟:寻找土中脉络,向山中的老人说明。

霜钁入土荆榛披:用霜雪的铲子铲进土去,荆棘被斩除。

逡巡方丈露澄莹:徘徊一会儿,方形的井台露水澄清晶莹。

十目争看青琉璃:十个人争着看那青碧如玉的水面。

一之二之来觱沸:一股泉水涌出,发出沸腾的声音。

岭猿惊啸溪禽飞:岭上的猿猴惊叫着,溪边的鸟儿展翅飞起。

呼工丛手甃白石:叫来工匠,一起用白石砌井。

玉匣宝鉴生光辉:像玉匣和宝鉴一样发出光彩。

自从开凿贮寒碧:自从这井被开凿以来,储存着清凉的水。

朝云夜月常迟迟:早上有云,晚上有月,总是这样长久。

春华将近天气爽:春天将到,天气变得清爽。

公携宾从何逶迤:你带着宾客跟随我来到这里。

回环栏楯照丹碧:环绕的栏杆映照着红绿的景色。

颠倒旌旆浮葳蕤:倒挂的旗幡随风摇曳,飘拂着。

飞觞弄翰不胜乐:举起酒杯,挥动笔翰,高兴得无法停止。

梅柳恨不先芳菲:可惜梅花和柳枝不能最先开放,显得有些遗憾。

此时玩泉爱清切:在这个时候玩赏这口泉水,感到十分清新。

异日饮德钦规为:将来饮用这泉水时,也一定觉得这是值得尊敬的。

甘香润泽济枯槁:这泉水甘甜香醇,润泽干枯。

源源难绝滁人思:这泉水源源不断,使滁州的人思念不已。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处名泉及其美景,赞美了泉水之美及人们对此泉水的喜爱之情。首联写泉水之美,“美泉”二字点明主题,但未直接写出泉水的特点,而用“在山人不知”来烘托。“美泉”,既是实指眼前这一泉,又含有对其他名泉的美誉之意。“出山还有时”一句,不仅表明了泉水的珍贵,同时也表现了泉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征。颔联以“琅邪”为界,分别写了山中之泉与山外之泉的不同景象。“琅邪”,即今山东省临沂市境内的古地名,这里泛指山外之泉。两句通过“之”、“之”字的重复使用,突出了山外之泉与山内之泉的鲜明对比。“公来发此清涟漪”,“公”指游人,“发”指激起或发现,“涟漪”指泉水泛起的波纹。这句意谓游人发现了这股清冽甘美的泉水,它像美人的笑靥一样美丽迷人。颈联写发现泉水后的情景。“霜钁入土荆榛披”,“霜钁”,指用刀铲除草木的工具;“荆榛”,指荆条和野草。这句意思是说,用刀铲除草木的工具进入泥土之中,把荆棘砍掉后留下的痕迹如同披散的头发。“逡巡方丈露澄莹”,“逡巡”,原指走兽徘徊的样子,这里借指游人的徘徊,“方丈”,指方形的大井或水池,“澄莹”形容水的清澈见底。这句意谓徘徊一会之后,方形大井露出水面,水色清澈透明,晶莹如玉。“十目争看青琉璃”,“十目”即多人的意思,“争看”是说大家都争相观看,“青琉璃”指青色的琉璃瓦,这里比喻水的颜色,青碧如琉璃瓦般透亮。这句的意思是说,十个人争先恐后地去看那水,水色青碧透亮得就像是青色琉璃瓦一样。尾联写泉水给人带来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一之二之来觱沸,岭猿惊啸溪禽飞”,“一之二之”,语出《论语》,原意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此处借用此义,意谓泉水涌出的声音如同君子的承诺一样令人难忘。“岭猿惊啸溪禽飞”写泉水涌出时山中的动物受到惊吓而四处奔跑。“呼工丛手甃白石,玉匣宝鉴生光辉。”这句是说,有人叫工人一起用洁白的石头砌筑这口井,使得井像玉匣和宝鉴一样发出了光辉。“自从开凿贮寒碧,朝云夜月常迟迟。”“朝云”“夜月”皆指美丽的自然景物,“常迟迟”是说这些景物常常在晴朗的夜晚出现。这句意谓自从有了这口井以后,储存着清凉的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看到朝霞和明月。“春华将近天气爽,公携宾从何逶迤。”“公”指游人,“逶迤”意为曲折延伸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快要到了,天气变得清爽宜人,你带着客人跟随我来到这里,沿着曲折延伸的道路一直往前走。最后两句写游人游玩时的乐趣和愉悦心情。“回环栏楯照丹碧,颠倒旌旆浮葳蕤”,“回环”意为曲折环绕,“栏楯”指栏杆,“丹碧”指红色的栏杆和绿色的栏杆,这里代指栏杆上镶嵌的彩色宝石。“颠倒”意为倒挂,“旌旆”指插在车上的旗帜,“葳蕤”意为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样子。这句大意是说,环绕的栏杆映照着红绿的景色,倒挂的旗帜随风摇曳,飘拂着,生机勃勃。“飞觞弄翰不胜乐,梅柳恨不先芳菲。”这句是说,举杯饮酒吟诵诗歌,玩得十分快乐,可惜梅花和柳枝不能率先开放,显得有些遗憾。这两句是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描绘和补充。整篇诗通过对这口泉水及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泉水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给人以美感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