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正月月欲残,海棠一株花正繁。
滂葩滟滟斗朝日,露洗蜀锦红光寒。
回环桃李竞无色,卓尔独秀当朱栏。
两春行役不及见,今日偶幸官身闲。
拟开金樽恣欢赏,酬酢宿恨开衰颜。
无何职事忽牵制,遽戒舟楫乘波澜。
却嗟逐物犹带芥,未免回首兴长叹。
悠悠清夜入寤寐,往往蝶梦曾飞还。
归来绿叶空满枝,正与老态相追攀。
须知乐事少如欲,谁谓天意于人悭。

【注释】

  1. 西园:指洛阳。
  2. 正月:农历正月初七,即小寒。
  3. 滂葩:盛开的花朵。滟滟:水波荡漾的样子。蜀锦:古代四川产的彩锦,此处代指牡丹花。
  4. 回环:环绕。朱栏:红色的栏杆。
  5. 两春:两年。
  6. 行役:外出作官。
  7. 开金樽:打开金制的酒樽。恣欢赏:尽情欢乐地欣赏。
  8. 酬酢:应酬、交往。宿恨:长久的遗憾和不满。
  9. 无何:不久。职事:职务或工作。忽:忽然。牵制:限制。乘波澜:乘船行驶在波浪中。
  10. 却嗟:叹息声。逐物:被外物所拖累。带芥:像芥子一样微小。
  11. 兴长叹:兴起感慨而叹息。
  12.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清夜:清静的夜晚。寤寐:醒来和睡着。
  13. 蝶梦:如蝶般轻盈飘逸的梦境。曾飞还:曾经飞回。
  14. 归来:归来后的状态。绿叶:比喻年老体衰。空:徒然。
  15. 相追攀:互相追赶和攀附。
  16. 须知:要知道。乐事:快乐的事情。欲:欲望。
  17. 谁谓:谁说。悭:吝啬、不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西园海棠的咏叹,借咏海棠抒写了诗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苦闷与牢骚,以及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乐的愿望。
    首联写月将残时,海棠盛开;颔联写花繁艳照朝日,映红蜀锦般的大地;颈联写桃李争妍而无人能及,独有一枝海棠傲立;尾联写因官职之事不能尽情观赏,而偶得闲情逸致。全诗以咏海棠起兴,中间写赏花,最后写惜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一气呵成。
    首句“西园”即点出地点,又表明季节,为下文写海棠埋下伏线。次句写月将残,则知是农历正月初七前后,说明已是初春时节。三、四两句描写海棠的盛状:一株海棠花,盛开着,犹如满树的红花;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蜀地织锦般艳丽。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把海棠花开得如此鲜艳夺目,简直使人目不暇接。
    五、六句写众花皆已凋零,唯这株海棠独自开放,光彩照人;它的颜色比蜀锦更加鲜亮,更显高贵典雅;这两句运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了海棠的孤高之美,也烘托出了诗人对众花不如自己的自矜之情。
    过片二句承上,由景生情,从海棠写到了人——诗人自己。诗人想到自己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这西园的海棠了;今天有幸得以闲暇,正好去西园赏花。于是提笔准备开金樽尽情欣赏一番,但一想到那些旧日的怨愤,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宦途失意而产生的惆怅情绪。
    “无何”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不久因为职守上的一些小事而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美丽的西园,而这一切,都像是命运之神有意戏弄人似的。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
    “却嗟”两句是说:即使如此,也不能忘记自己曾有过的美好时光——青春年华。然而岁月蹉跎,青春不再,如今只能徒然感叹而已。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悠悠”二句写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那清静的夜晚,常常梦见自己在蝴蝶飞舞的梦中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忆,而不能回到现实中来。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美好的向往。
    “归来”二句则是写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寻:既然现在不能回到过去,那就只能继续努力追求那个美好的时刻吧!虽然我现在已年迈体衰,但我仍然会尽我所能,去追逐那个美好的目标。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咏海棠为题,实际上是通过咏海棠来抒发诗人自己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苦闷与牢骚,以及对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乐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西园海棠的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