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
殷勤五字句,摇荡众香林。
自适登临兴,谁窥隐显心。
从来多暇日,悔不早追寻。

【注释】

和叔夏游双峰二首:和叔夏,人名,此处为诗人自指。双峰,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南。

佛留深境:指佛教的修行者。

阐大音:宣扬佛法。这里指僧人说法。

五字句:五言诗的一种形式。

众香林:众多香炉,比喻众多的修行者。

自适登临兴:自己游玩登山时兴致勃勃。

谁窥隐显心:是谁能看透我的内心。

多暇日:有很多闲暇的时间。

【赏析】

《和叔夏游双峰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年)秋,当时作者因避乱入川,与友人李水、韦之晋等同游庐山。这首诗就是他们游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也抒发了诗人自己隐居山林的愿望,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有佛留深境,无僧阐大音”,以佛教禅宗喻人生,写人生如佛家所说的般若经中的般若境界,只有佛才能留得下般若的境界。而没有僧人能够传播般若大音。诗人在这里用佛家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说自己是一个远离尘世、清心寡欲的僧人。

颔联“殷勤五字句,摇荡众香林”,写自己游览山水时的心情。五字句,即五言绝句,五言律诗的前半部;摇荡,即动摇、震荡的意思;众香林,众多香炉,比喻众多的修行者。意思是说,自己在游览山水时心情十分愉悦,就像众多修行者聚集在一起一样。

颈联“自适登临兴,谁窥隐显心”,写自己独自登山时的心情。自适,指自己感到安逸;登临,是指登上高处;兴,兴致勃勃;隐显心,是佛教禅宗用语,意为看破一切、悟透一切的意思。意思是说,自己独自一人登上高高的山峰,内心充满了喜悦,看破一切、悟透一切。

尾联“从来多暇日,悔不早追寻”,写自己的感慨。从来,即过去;多暇日,即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悔不早追寻,意为后悔没有及早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意思是说,自己过去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却一直没有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如今后悔莫及。

全诗通过描绘自己独自登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