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宅连延紫盖椒,寻山依旧不辞遥。
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
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条。
故人适有登高约,又拄枯藤过野桥。

【注释】

①明田寺: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为南朝梁时萧衍所建的道场。杨李:指杨素、李广二人。二生:指杨素和李广两位将军,他们曾与诗人有过交往。碧玉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之一。碧玉:一种美玉。“碧”字在这里是比喻,暗喻诗的清新秀丽。

②宅连延紫盖椒(yī):即“紫盖椒”连成一片。紫盖椒:一种植物。这里借指山势连绵起伏,如同紫盖椒一样。

③寻山:登山的意思。依旧:仍旧如此,没有改变。不辞遥:毫不介意遥远。

④桑三宿:桑叶茂盛的时候,可以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解饭还须水一瓢:意思是说,解下衣带休息时,还要有一口井水才能解渴。

⑤风外野云俱淡荡:风外天空中的云朵都显得淡泊飘洒。秋气:秋天的气候,这里指天气。萧条:冷落、凄凉。

⑥故人:老朋友。适有登高约:正好有登高赏景的约定。又拄枯藤过野桥:又拄着已经枯萎的藤条走过了荒僻的野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秋,诗人在明田寺拜访友人杨素和李广时所作。诗中描绘的是诗人和朋友在明田寺相会的情景。

第一首写诗人和友人相聚的欣喜之情。起句“已宅连延紫盖椒,寻山依旧不辞遥”,意思是说,我早已住在绵延不绝的紫盖山上,寻山游玩,仍然毫不介意遥远。这两句既交代了会面的地点和时间,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第二首写诗人和友人在山间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意思是说,借来一张床休息,还来不及睡三个晚上;解开衣带休息,还嫌口渴,需要用瓢水解渴。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和友人在山间的闲情逸趣,也反映了他们在野外游览时的清苦生活。

第三首写诗人和友人在山顶上观赏风景时的心情。“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骚。”意思是说,风外的天空中云朵都显得淡泊洒脱,雨后秋天的气息也显得萧瑟苍凉。这句诗既展现了山巅景色的优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第四首写诗人在告别朋友时的心情。“故人适有登高约,又拄枯藤过野桥。”意思是说,老朋友刚刚邀请我登高赏景,我又拄着已经枯萎的藤条走过了荒僻的野桥。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寂和落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