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遣子著袈裟,幸自同源又一家。
尚喜深山閟珍璞,曾看枯蘖粲奇葩。
空言组绣真无用,实际津途亦易差。
衣敝履穿头欲雪,定于何处作生涯。
逐句释义:
- 伊谁遣子著袈裟
- 谁派遣你穿上袈裟?
“伊谁”是代词,指代不明,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或他人。
- “遣”意为“派遣”。
- “子”指的是某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著袈裟”即穿上袈裟,通常指出家为僧。
- 幸自同源又一家
- 你幸运地与佛陀同源,但又是另一个家族。
“幸自同源”指佛教徒认为自己和佛陀有相同的血统或根源。
- “又一家”表示虽然与佛陀同宗,但又有其独特性。
- 尚喜深山閟珍璞
- 仍然喜欢深藏在山中的珍贵璞玉。
“深山閟珍璞”形容山中藏着未被发掘的宝物,常用以比喻人才或才能未被发现。
- 曾看枯蘖粲奇葩
- 曾经看到枯萎的树枝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枯蘖”指枯萎的树枝,“葩”指花。
- 用“粲”字来形容花朵鲜艳夺目。
- 空言组绣真无用
- 空谈华丽的装饰和刺绣真的没用吗?
“空言组绣”指空洞无物的言辞或华丽而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
- “真无用”表明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并无实际价值。
- 实际津途亦易差
- 实际上,真正的道路也容易走错。
“津途”指道路上的困难或挑战,“亦”表示也。
- “亦易差”意为也容易出错或走错。
- 衣敝履穿头欲雪
- 你的衣服破旧鞋子磨损,头发都要结冰了。
“衣敝履穿”描述衣服破败不堪,“头欲雪”意指头发都结了冰,形象地描绘了贫穷和艰苦的生活状态。
- 定于何处作生涯
- 最终决定在哪里度过一生呢?
“作生涯”意为决定人生的方向或生活的地方。
翻译:
伊谁遣子著袈裟——是谁派遣你来穿上袈裟?
幸自同源又一家——幸运地与佛陀同根却又是另一个家族。
尚喜深山閟珍璞——仍然喜欢深藏在山中的珍贵璞玉。
曾看枯蘖粲奇葩——曾经看到枯萎的树枝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空言组绣真无用——空谈华丽的装饰和刺绣真的没用吗?
实际津途亦易差——实际上,真正的道路也容易走错。
衣敝履穿头欲雪——你的衣服破旧鞋子磨损,头发都要结冰了。
定于何处作生涯——最终决定在哪里度过一生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中通过对袈裟、珍宝、艰苦生活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在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通过对比与佛陀同源的不同身份和境遇,诗人揭示了无论出身何种家族或地位,人都有追求真理和精神自由的权利和责任。整首诗充满了悲悯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公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