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春日事西畴,不是同群沮溺流。
君亦荷锄贪雨足,谁知幽意在沧洲。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
胡寅笔下田园风光画卷
- 诗句释义
- 陶公春日事西畴
- 陶公:指陶渊明,唐代诗人。
- 春日:春天的时节。
- 事:忙于农事活动。
- 西畴:西部农田。
- 不是同群沮溺流
- 沮溺:指古代贤人沮水、溺水的事迹,此处泛指志同道合之士。
- 同群:与他们一同为农务奔波。
- 流:指生活轨迹,共同经历的生活。
- 君亦荷锄贪雨足
- 君:对他人的尊称。
- 荷锄:扛着锄头,意为劳作。
- 贪雨足:享受雨水带来的滋润。
- 谁知幽意在沧洲
- 沧洲:指广阔的水域或荒原,引申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 译文解读
- 陶公春日事西畴
- 陶公:指陶渊明,唐代诗人。
- 春日:春天的时节。
- 事:忙于农事活动。
- 西畴:西部农田。
- 不是同群沮溺流
- 沮溺:指古代贤人沮水、溺水的事迹,此处泛指志同道合之士。
- 同群:与他们一同为农务奔波。
- 流:指生活轨迹,共同经历的生活。
- 君亦荷锄贪雨足
- 君:对他人的尊称。
- 荷锄:扛着锄头,意为劳作。
- 贪雨足:享受雨水带来的滋润。
- 谁知幽意在沧洲
- 沧洲:指广阔的水域或荒原,引申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 赏析
-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拜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诗中的“君亦荷锄贪雨足”,描绘了一幅勤劳耕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农民辛勤劳动的美好品质。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箨龙”、“养鳖”等,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力,也显示了他对农业知识和技艺的了解。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也十分和谐,每一句都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也使诗歌本身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