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湔明月泉,散襟清风亭。
秋阳不能暑,宿酒爽以醒。
佳哉此胜原,历览所未经。
一溪曲折白,万嶂低昂青。
上有蛰龙湫,比渭不比泾。
天边建河汉,地底奔雷霆。
物产不储秀,伊谁当炳灵。
早负李固笈,夜拾车公萤。
古学探奥穾,高文掞天庭。
善刀随所遇,小试常发硎。
胡为岭南州,尚屈摩霄翎。
人生多离合,泛泛如流萍。
忽焉复邂逅,岂辞倒公瓶。
着身山水窟,已浣埃𡏖形。
况乃家塾间,美诵盈客听。
颀颀两孙子,玉立此宁馨。
居然五经笥,问岁才十龄。
诗成使之哦,清越公其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任交趾县令期间所作,全诗共八句,描绘了岭南山水的美景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汲湔明月泉,散襟清风亭。
(注释:汲水来洗濯明月泉水中的明月,散开衣襟站在清风亭中欣赏风景。)
赏析:诗人在亭中欣赏着明月与清风,享受着自然的美景。秋阳不能暑,宿酒爽以醒。
(注释:秋天的阳光虽然炎热,但宿酒让人感到清爽。)
赏析: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佳哉此胜原,历览所未经。
(注释:这里的风景真是太美妙了,这是我从未见过的。)
赏析:诗人用“胜原”来形容这里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一溪曲折白,万嶂低昂青。
(注释:一条小溪弯弯曲曲地流淌,千峰万壑高高低低地伸展。)
赏析: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岭南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上有蛰龙湫,比渭不比泾。
(注释:山顶有龙潭,它比渭水还要美。)
赏析:诗人通过对龙潭的描述,展现了岭南山水的独特魅力。天边建河汉,地底奔雷霆。
(注释:天空中可以看到银河,地下则有奔流的雷声。)
赏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岭南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震撼感。物产不储秀,伊谁当炳灵。
(注释:这里的物产并不丰富,是谁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山水呢?)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早负李固笈,夜拾车公萤。
(注释:年轻时就背负李固的书箱,夜晚还捡到过车公的萤火虫。)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往事,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怀念。古学探奥穾,高文掞天庭。
(注释:研究古代学问,写出了优美的文章。)
赏析:诗人通过学习古代学问和写作优美的文章,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善刀随所遇,小试常发硎。
(注释:遇到合适的机会就用好刀,经常磨刀以备不时之需。)
赏析: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即要不断努力和进步。胡为岭南州,尚屈摩霄翎。
(注释:为什么来到岭南这个地方,却依然被朝廷重用。)
赏析:诗人通过这个疑问表达了对于朝廷重用和自己才华不被赏识的感慨。人生多离合,泛泛如流萍。
(注释:人生多变,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
赏析: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忽焉复邂逅,岂辞倒公瓶。
(注释:偶尔又再次相遇,难道不应该互相倾吐心声吗?)
赏析:诗人用这个句子表达了与旧友重逢的喜悦和感慨。着身山水窟,已浣埃𡏖形。
(注释:居住在山水之间,已经洗涤掉了世俗的污垢。)
赏析:诗人通过居住山水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况乃家塾间,美诵盈客听。
(注释:何况在家里的学堂里,孩子们都朗诵着美妙的诗文,让客人们陶醉其中。)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学堂里的学习场景,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心。颀颀两孙子,玉立此宁馨。
(注释:两个可爱的孙子,长得非常俊俏。)
赏析:诗人用这个句子表达了对家庭和下一代的关注和关爱。居然五经笥,问岁才十龄。
(注释:他竟然有五个书箱子,问他年纪才十岁。)
赏析: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写,展现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他们的优秀品质。诗成使之哦,清越公其聆。
(注释:诗歌创作完成后,让他诵读一下,让他听听清越的音乐。)
赏析:诗人通过让孩子们诵读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