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不为轻风起,闲影融融映秋水。
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
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乐耳。
君开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观如画里。
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
春归森森青竹上,秋尽离离从草靡。
岁华流转只常在,月魄盈亏未尝死。
经纶胸次自开泰,语笑尊前即倾否。
君知消息何处来,于穆我师纯不已。

仁仲小圃

白云不为轻风起,闲影融融映秋水。

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

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乐耳。

君开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观如画里。

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

春归森森青竹上,秋尽离离从草靡。

岁华流转只常在,月魄盈亏未尝死。

经纶胸次自开泰,语笑尊前即倾否。

君知消息何处来,于穆我师纯不已。

注释与赏析

  1. 白云不为轻风起,闲影融融映秋水。
  • 注释:白云并不因为轻微的风就飘起,而是悠闲地映照在秋天的水面上。
  • 赏析:诗人用“白云”和“秋水”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副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自由、超然,而“秋水”则代表着深邃、清冷。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1. 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
  • 注释:在寂静中观察万物,各种景象都显现出来。请问,你的心从哪里开始?
  •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认为,在安静的环境中,万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人类的内心也是复杂多样的。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提问,引起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
  1. 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乐耳。
  • 注释:蚊子和飞蛾经过那里还值得去问吗?只要懂得人生的快乐罢了。
  • 赏析:诗人以昆虫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值得过多关注,关键是要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1. 君开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观如画里。
  • 注释:您开了一个小花园,充满了优雅的氛围,从外面看就像一幅画一样。
  • 赏析:诗人通过赞美小园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认为,大自然的美丽是无穷无尽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赏。
  1. 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
  • 注释:陶潜的快乐只在柴桑,晏婴的家却靠近市集。
  • 赏析:诗人引用了陶潜和晏婴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同看法。他认为,陶潜能够超脱尘世,找到心灵的安宁,而晏婴则生活在市井之间,虽然繁华但也不免俗气。
  1. 春归森森青竹上,秋尽离离从草靡。
  • 注释:春天回到了青青的竹子上,秋天结束时,草儿随风摇曳。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包括人的生命也是如此。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引发了读者对时间、生命以及自然规律的思考。
  1. 岁华流转只常在,月魄盈亏未尝死。
  • 注释:岁月流转只是永恒的存在,月亮的盈亏从未真正结束。
  • 赏析:诗人通过对岁月和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永恒和无常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无论是岁月的流转还是月亮的盈亏,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过于忧虑或畏惧。他鼓励人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不定。
  1. 经纶胸次自开泰,语笑尊前即倾否。
  • 注释:经世济民的思想自然会开启和平繁荣的局面,谈笑之间也能影响他人。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只有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同时,他也强调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他认为,与人交往不仅能够传递正能量,还能够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1. 君知消息何处来,于穆我师纯不已。
  • 注释:你了解这些消息从哪里来的吗?我是纯洁无暇的导师。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以及对他人的尊重。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别人的导师,是因为自己始终保持着纯洁和正直的品质。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