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之堂虚且清,素琴之韵沦杳冥。神闲意定默自鸣,宫商不动谁与听。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庞形端颜莹玉。我尝见之醒心目,宁必丝桐弦断续。
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成亏相半疑昭文。阮手钟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讵可论。
道人道人听我语,纷纷世俗谁师古。金徽玉轸方步武,虚堂榜名无自苦。

【注释】

(1)素琴之堂:指的是清静幽雅的琴室。素,白色;琴,乐器名,这里代指琴。

(2)沦杳冥:形容琴音深远、高远,杳冥是虚无缥缈的意思。

(3)宫商不动:古代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徵四声不变,而徵声则因宫声振动而变化,故宫商不动是指宫声和徵声都不动。

(4)宁必:岂必。丝桐弦断续:指弹琴的声音断断续续,不连贯。

(5)靖节: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年诗人。他以隐居不仕,躬耕田园著称。死后谥“靖节”,故称。

(6)成亏相半:指得失盈亏相半。昭文:汉昭帝时的文学家司马迁。

(7)阮咸:三国魏阮籍字嗣宗。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放浪闻名于世。钟会是西晋人,也是著名的文人。

(8)师古:学习古人。

(9)金徽玉轸:泛指精美的琴器。

(10)虚堂榜名:指琴室里悬挂有匾额,上面写着“素琴堂”之类的字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赋诗。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赞美素琴的音色和琴艺高超者的境界。

首联先写素琴堂的清幽。“素琴之堂虚且清”一句,既写素琴,也写素琴堂。素琴的清雅和素琴堂的空阔清静,互相映衬,使素琴的清雅更加突出。

颔联描写了琴音的悠扬,并借物喻人,赞美了琴艺高超者的高尚品质。“神闲意定默自鸣”一句,写琴师弹奏时神情悠闲,内心宁静,不用言语来表达其心意。“宫商不动谁与听”一句,写琴师弹奏时,音乐中的宫声和商声都不移动,没有杂音,只有琴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两句把琴音的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写琴艺高超者的外貌和风度,赞美他们高雅脱俗的品格和风度。“貌庞形端颜莹玉”一句,写出了琴师的容貌端正,身材匀称,肤色洁白如玉。“我尝见之醒心目”一句,说明琴师的形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尾联写诗人对琴艺高超者的仰慕之情,表达了他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宁必丝桐弦断续”一句,表明诗人对琴艺高超者的仰慕之情。“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一句,表示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赞美素琴堂的清幽,素琴的清雅和琴艺高超者的高尚品格和风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