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憎世俗迭相陵,反己工夫有度程。
大学在先知本末,中庸当务造诚明。
谆谆自昔承严训,默默终年愧令声。
至道不须由外索,事亲友弟及从兄。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陆游创作的。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生憎世俗迭相陵,反己工夫有度程。
大学在先知本末,中庸当务造诚明。
谆谆自昔承严训,默默终年愧令声。
至道不须由外索,事亲友弟及从兄。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生憎世俗迭相陵,反己工夫有度程
- 释义: 作者对于社会上的虚伪和欺骗感到厌恶并憎恨它们,他认识到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才能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 译文: 生疏地讨厌世间不断涌现的欺诈行为,反躬自省的功夫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
- 注释: 生疏地讨厌:指厌恶、反感。迭相陵:相继不断地欺侮。反己工夫:反躬自问,自我反思的功夫。有度程: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
- 大学在先知本末,中庸当务造诚明
- 释义: 作者认为学习《大学》的道理在于明白事物的根本和末节的关系,而实践《中庸》的道理在于努力做到真诚和明智。
- 译文: 大学在于明白事物的始末关系,中庸之道应该致力于追求真诚与明智。
- 注释: 大学:这里指的是《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念。先知本末:明白事物的始未关系。中庸:指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平衡和谐的理念。当务:应当做的事情。造诚明:追求真诚与明智。
- 谆谆自昔承严训,默默终年愧令声
- 释义: 作者回顾过去的教诲时感到非常感激,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未能做出什么贡献而感到羞愧。
- 译文: 作者深深感激古代祖先的教诲,但自己却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生,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贡献。
- 注释: 谆谆:恳切而连续不断地教导。自昔:从前,过去的时候。承严训:接受严厉的训练和教育。令声:好的名声或成就。
- 至道不须由外索,事亲友弟及从兄
- 释义: 作者认为最高的道德修养不需要从外部去寻找,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以对待亲友和兄弟的方式去实践。
- 译文: 最高的道德修养并不需要从外界寻找,而是应当在生活中以对待亲友和兄弟的方式来实践。
- 注释: 至道:最高的道德境界。不须:不需要。外索:从外部寻求。事:以……为事,对待。亲友弟及从兄:对待亲朋好友以及同辈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