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
慕则非所慕,叹则非所叹。
愚生乃系俗,达人斯大观。
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
不求胜己友,有过孰抨弹。
不绝害心念,诚身奚喜欢。
沟浍无源本,易盈还易干。
见善苟不明,譬彼东西湍。
仁义根于心,视精而行端。
读书贵知道,事亲宁以官。
会稽产竹箭,西海出琅玕。
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
诗句解读
应符读韩文公龊龊诗考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应符生亦三十二年矣深有愧焉因借其韵为咄咄篇以自警: 应符读到韩愈的《龊龊诗》,了解到这首诗是韩愈在他三十岁时写的。应符现在也有三十年了,因此感到深深的惭愧,于是借用韩愈的韵脚创作了《咄咄篇》。
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 表达了对儿子(可能是孙子)的忧虑和担忧之情。“念之心可寒”暗示了这种忧虑和担忧的程度。
慕则非所慕,叹则非所叹: 这句话表达的是不应该追求那些并非自己所向往的事物或情感。
愚生乃系俗,达人斯大观: “愚生”指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而“达人”则是理解事物本质、达到高境界的人。这里比喻说,普通人往往被世俗观念所束缚,而真正有见识的人能看到事物的深远意义。
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 用“大明”比喻光明正大的人格或者事业,“沧海”比喻广阔的领域或经历。
不求胜己友,有过孰抨弹: 这里强调不要与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作比较,否则很容易产生嫉妒或不满。
不绝害心念,诚身奚喜欢: 不断有不良的念头,即使行为端正也难以得到内心的真正喜悦。
沟浍无源本,易盈还易干: “沟浍”(小河沟)比喻生活中的琐事或小事,“源本”指的是根本或来源。这句话的意思是,许多琐碎的小事没有真正的源头,一旦有了,很快就会耗尽或结束。
见善苟不明,譬彼东西湍: 这里的“善”指的是好的品质或行为。如果只是表面上看到善行却不去实践,就像水流从东向西急流一样,无法持久。
仁义根于心,视精而行端: “仁义根于心”指的是将仁义作为自己的根本信念和价值观,“视精而行端”则是说要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读书贵知道,事亲宁以官: 这句话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了解知识本身,更要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处理家庭事务,同时保持谦逊的态度。
会稽产竹箭,西海出琅玕: 这里提到了两个地方: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产有一种名为“竹箭”的竹子,而西海(即青海湖)出产一种叫做“琅玕”的石头。这两个例子都是用来比喻某种稀有或珍贵的东西。
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 这里的“虚名”指的是虚有其表的名声,而“实才”则是真实可用的能力。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虚名的不屑以及对于真正才能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