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曾作故人看,抗节唯怜七里滩。
枯蘖卧沙疑野艇,丛篁生岸忆长竿。
天边旧迹星辰动,江上馀基水石寒。
应笑渭滨周吕望,白头因猎从和銮。

题子陵钓台

中兴曾作故人看,抗节唯怜七里滩。

枯蘖卧沙疑野艇,丛篁生岸忆长竿。

天边旧迹星辰动,江上馀基水石寒。

应笑渭滨周吕望,白头因猎从和銮。

注释:

中兴曾作故人看:中兴时期曾经作为朋友看待。

抗节唯怜七里滩:坚持气节只有可怜七里滩的美景。

枯蘖卧沙疑野艇:枯树的根部卧在沙滩上,像一艘野船。

丛篁生岸忆长竿:竹林生长在河岸上,想起了长竿。

天边旧迹星辰动:天上的星辰似乎被旧迹所影响。

江上馀基水石寒:江上残留的遗迹让水更加寒冷。

应笑渭滨周吕望:应该嘲笑渭滨的周吕望。

白头因猎从和銮:白发因打猎跟随和銮的车。

赏析:

这首词以《题子陵钓台》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子陵钓鱼台的深厚情感。子陵是西汉初年著名隐士,曾隐居于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南阳(今河南邓州市),并在此建立了一座钓台。因此,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对子陵钓台的怀念之情。

首句“中兴曾作故人看”,回顾了自己在中兴时期曾与子陵有过交往的经历,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

第二句“抗节唯怜七里滩”,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子陵钓鱼台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和对美好景色的留恋。

接下来的三句“枯蘖卧沙疑野艇,丛篁生岸忆长竿。天边旧迹星辰动,江上馀基水石寒。”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子陵钓台的自然之美。其中“枯木卧沙”形象地描绘了子陵钓鱼台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丛竹生岸”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子陵钓鱼台的深深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应笑渭滨周吕望,白头因猎从和銮。”则是对子陵钓鱼台的一种赞美和向往。通过对比子陵和周吕望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追随子陵钓鱼台的足迹,追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