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
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
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
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

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

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

注释:

  1. 饭筒:一种古代的容器,形状像竹筒,中间有孔,用来盛食。菰(gū)黍: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趁流年:趁着美好的时光。
  2. 葵扇:指夏天用来遮热的扇子,通常由向日葵的花瓣制成。桃笙:用桃花制作的乐器,笙的一种。尚宛然: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3. 世味:世间的滋味,这里指世俗的诱惑和享乐。昌歜(cháng chù):一种古代的音乐,用竹制的打击乐演奏。苦:痛苦、烦恼。
  4. 心旌:心神,比喻意志、情感等。长与艾人悬:长久悬挂在心上,不能放下。艾人:传说中能驱除邪恶的人形神物。
  5. 鸿飞不到书来少:鸿雁飞翔,书信却来得很少。鸿雁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象征,代表远方的思念。书来少:书信来得稀少。
  6. 鹊喜无凭语浪传:喜鹊报喜的声音,却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是真的好消息。无凭:没有凭据,无法确认。浪传:随意传播。
  7. 萧萧:形容白发稀疏飘散的样子。吹白发:形容年纪大了,头发变白。
  8. 空余衰谢故人怜:只剩下衰老和失去亲人的痛苦。空余:除了。衰谢:衰老衰落。故人:老朋友。怜:同情、怜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端午节的感怀。首句“饭筒菰黍趁流年”,表达了诗人珍惜时间,充分利用节日时光的感慨。次句“葵扇桃笙尚宛然”,描绘了节日中的热闹场景,但诗人并未被这些喜庆所吸引,而是更关注内心的感受。第三句“世味半随昌歜苦”,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享乐的无奈和厌倦。第四句“心旌长与艾人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牵挂。第五句“鸿飞不到书来少”和第六句“鹊喜无凭语浪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离和孤独感。最后一句“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则是诗人晚年生活的写照,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端午节这一特殊时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岁月的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