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棁杖两眉厖,床下诸生拜老庞。
讲肆共推三语妙,诗坛独受百城降。
挥金屡费青钱万,种玉亲收白璧双。
一卧遽先朝露尽,便随晨鼓去逢逢。
【注】
⑴手扶棁杖:拄着拐杖。棁,同“桡”,用为拐杖之意。
⑵庞:指年老有德之人。
⑶讲肆(zhuì sù):讲习的场所。语出《论语·述而》:“夫子言志曰:‘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注:“夫子之言,盖教人以学为先,讲习以为务也。”三语:指孔子所说的话。这里泛指孔子的教导。妙:精妙、美妙。
⑷诗坛:指诗歌创作之地,即文坛、诗界。
⑸挥金:花钱如撒胡椒一般散漫。青钱:指铜钱。
⑹种玉:指栽培、培养人才。白璧:美玉,比喻贤才。
⑺便随晨鼓去逢逢:随着早晨的鼓声而去。形容去世。逢逢,指去世。
【译文】
手拄着拐杖,你两眉之间布满了风霜。床下那些学生都来拜见你这位年迈的长者。你讲论经书时共推孔子的话是最为精妙,你写的文章在诗坛上独受百城之降。你挥金如土,多次花费了大量的铜钱,你亲自培育的人才就像白璧一样珍贵、美好。一命鸣呼突然就先朝露尽逝,于是便随着晨钟暮鼓而去。
【赏析】
此诗作者邵久中承事,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孙子。此诗首联写王介甫的为人,颔联赞美他的学识,颈联称赞他为政的政绩,尾联写他对世情的超脱和淡泊。王介甫在宋神宗时期曾担任宰相,推行新法,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得到后人的赞誉。
首联“手扶棁杖两眉厖”,意思是说王介甫年迈体衰,拄着拐杖,但两眉间却充满了威严,这两句是对王介甫形象的描绘,也是赞颂他的精神风貌。王介甫一生勤勉治学,注重修身养性,其精神风貌可嘉。
颔联“讲肆共推三语妙,诗坛独受百城降”则是赞美王介甫的学问和文采。这里的“三语”指的是孔子的教诲,而“百城降”则是指人们对他文章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极高的。王介甫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擅长诗词歌赋,被誉为“文辞赡丽”,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推崇。
颈联“挥金屡费青钱万,种玉亲收白璧双”则是对王介甫的为人和为政的评价。这里的“挥金”指的是王介甫在治理国家时,为了改善民生,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而“种玉”则是说他亲自培育人才,如同栽培美玉一样,精心呵护,使之成为国之栋梁。王介甫在任宰相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富民强国,其政绩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尾联“一卧遽先朝露尽,便随晨鼓去逢逢”则是对王介甫离世的描写。这里的“朝露”代表着生命短暂,“晨鼓”则是古代丧事时敲的丧钟,寓意着生命的终结。王介甫离世的消息传来时,人们无不为之惋惜。然而,他虽然离世,但其精神和思想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