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清游一瞬间,苔留屐齿尚班班。
千章古木秃如赭,百尺老蛟寒更跧。
径欲乘桴蹈东海,那能拄笏望西山。
人间俯仰成今古,青冢累累鹤未还。

虎丘

梦里清游一瞬间,苔留屐齿尚班班。

千章古木秃如赭,百尺老蛟寒更跧。

径欲乘桴蹈东海,那能拄笏望西山。

人间俯仰成今古,青冢累累鹤未还。

注释与赏析:

  1. 梦里清游一瞬间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经历了一次短暂的清明之旅,感觉时间短暂而美好。

  2. 苔留屐齿尚班班 - “苔”指地衣或爬山虎等植物,“屐齿”是穿在鞋底的齿状工具。这句描述了诗人行走时,鞋齿被地上的苔藓覆盖,形成了一道道清晰的足迹。

  3. 千章古木秃如赭 - “千章”可能指的是树木的密集程度,“古木”指的是年代久远的树木。这里的“秃如赭”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树木光秃秃的样子,如同涂抹了赭红色。

  4. 百尺老蛟寒更跧 - 这句用“蛟”(一种传说中的水生动物,此处可能隐喻为树)来形容树木高耸入云的景象,同时用“跧”(蹲下来的动作)来描述树的姿态,给人一种古老和威严的感觉。

  5. 径欲乘桴蹈东海 - “桴(fú)”是一种小船,这里可能是指想要乘船去东海游玩的愿望。

  6. 那能拄笏望西山 - “拄笏”(持手板)通常用于表示等待或思考的状态,这里可能表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或对往昔的回忆。

  7. 人间俯仰成今古 - “俯仰”表示时间的流逝,“成今古”意味着一切都在变迁,从古至今。

  8. 青冢累累鹤未还 - “青冢”可能指的是墓地,“累累”形容数量多且密集。这句可能是说墓地上的坟墓众多,但那些长眠于此的人似乎已经不回来了,有一种哀愁之感。

赏析: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子,描绘了作者对虎丘美景的向往和感慨。从苔藓覆盖的屐齿到高大古老的树木,再到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的情感变化贯穿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感叹,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与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