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嬖宁闻通饿死,舂黥自说布当刑。
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
示相者
汉嬖宁闻通饿死,舂黥自说布当刑。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
注释:
- 宁(níng),汉时的一个宦官人物,因事被废黜,后饿死。
- 通(tōng),汉时的一个宦官人物,因事被免职,后来饿死。
- 舂(chōng),古代一种刑罚,用锥子穿耳并涂上墨。
- 黥(qíng),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刻字。
- 布(bù),东汉末年名将。
- 元(yuán),原意是“第一”,这里指代身份。
- 卫青(qīng),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战功显赫。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为《示相者》,意即展示相貌,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不同人物来表达作者对于相貌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诗中通过四个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揭示一个道理:尽管他们拥有高贵的地位或显著的外貌特征,但其最终的命运却往往与其外表或地位无关,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品行和能力。
首句提到“汉嬖宁闻通饿死”,这里的“嬖”指的是受到宠爱,而“通”则是另一位宦官人物。两位宦官都因被废黜而最终饿死,这反映出即使是皇帝身边的宠臣,也可能因为政治上的失宠而遭遇悲惨的结局。这种描述强调了个人命运的无常性和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舂黥自说布当刑”,则转向另一类人物。“舂”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而“黥”则是在脸上刻字的刑罚。这里提到的是因犯罪被处以重刑的人物,暗示了无论其出身如何高贵或有何种才能,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法治的重视,即使出身高贵也不可避免法律的惩罚。
最后两句提出疑问:“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这是对前文的深化和总结。通过对比侯王将相与普通人,表达了即便出身高贵,如果品行不佳,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尊敬和尊重。而卫青虽然出身低微,但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极高的荣誉。这表明,真正的价值和尊严来源于个人的能力和品德,而非其出身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反思,提出了关于命运、地位和道德价值的重要议题。它鼓励人们关注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象,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及其在面对逆境时的决定性作用。此外,诗中的对比手法使得主题更加鲜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选择和行为对人生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