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相大历,独擅德爵尊。
清渭贯泾浊,寸胶定河浑。
高名冠朝伦,流风被仍昆。
悠然向千载,凛凛尚目存。
官闲拥黄紬,卧听衙集喧。
萧萧凫鹥行,重糈不到门。
蝗虎不待驱,闻风自惊奔。
所贵知我希,已及鱼与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寄题杨元光黄岩清畏轩》。

我们来看第一句:“杨公相大历,独擅德爵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杨公(即杨元光)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他独自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尊贵的地位。“相大历”指的是杨元光在唐代玄宗时期的相位,“独擅德爵尊”则是指他在当时的朝廷中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我们看到第二句:“清渭贯泾浊,寸胶定河浑。”

这句话描述了杨元光的清廉与正直。他用清澈的渭水来比喻自己,表示自己的清白如同渭水般透明;用浊河来比喻那些污秽的小人,表示自己不会与他们为伍。同时,他也以一寸之胶(比喻自己的决心和毅力)来稳固河中的泥沙,表示自己会坚守原则,不为任何诱惑所动摇。

再看第三句:“高名冠朝伦,流风被仍昆。”

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朝廷的贡献以及他的影响力。他的名望如冠冕般崇高,他的行为如同春风一般,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

然后是第四句:“悠然向千载,凛凛尚目存。”

这句话表达了对杨元光的敬仰之情。他的风采犹如千年前的历史人物,虽然已经远离了现实,但仍然值得人们铭记。

接下来第五句:“官闲拥黄紬,卧听衙集喧。”

这里描绘了杨元光在空闲时的生活状态。他在家中穿着黄色的绫罗绸缎,躺在床上聆听官府的聚集声。

第六句:“萧萧凫鹥行,重糈不到门。”

这句话通过描写凫鹥(一种水鸟)和重糈(一种食物)来隐喻杨元光的清廉生活。他不贪图名利,不沉溺于物欲之中。

第七句:“蝗虎不待驱,闻风自惊奔。”

这句诗描绘了杨元光的威名足以震慑敌人。即使是凶猛的蝗虫和老虎听到他的名字也会感到恐惧而自行逃离。

最后一句:“所贵知我希,已及鱼与豚。”

这是整首诗的结尾,也是对杨元光一生的总结。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赞誉和尊敬,而是在于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并珍惜自己的价值。即使他得到了像鱼和豚这样的小恩惠,也比那些虚名浮誉要来得珍贵得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