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幽构径弯环,噪鹊鸣鸠尽日闲。
隐几冥蒙超物表,画图仿佛见林间。
褰帘云吐池中月,岸帻天横竹外山。
秋兴已阑成丽句,板舆时此慰慈颜。
诗句解读与译文:
题阎求仁虚乐亭:这是诗的标题,可能是作者对一个名为“虚乐亭”的地方的描述。这里可能隐含着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禅房幽构径弯环:描绘了一座幽静的禅房以及曲折环绕的小路。这里的“幽构”可能指的是建筑的构造或者环境的氛围,给人一种安静、宁静的感觉。
噪鹊鸣鸠尽日闲:描述了清晨时分,鸟儿们(噪鹊、鸣鸠)都在休息,整个世界都显得那么平和、宁静。这里的“噪鹊鸣鸠”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鸟类的叫声,而“尽日闲”则强调了这种宁静的状态。
隐几冥蒙超物表:通过“隐几”这个动作,表现出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这里的“冥蒙”可能指的是朦胧、模糊的状态,而“超物表”则表示达到了超越世俗、超然物外的境地。
画图仿佛见林间:通过画作的形式,让人仿佛看到了林间的景象。这里的“画图”可能指的是画作或者图画,而“仿佛见林间”则表达了一种艺术创作中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想象。
褰帘云吐池中月:描述了通过掀起窗帘,看到天空中的云彩在池水中倒映出来的月亮。这里的“云吐”可能指的是云朵从天而降,而“池中月”则强调了这种自然美景的存在。
岸帻天横竹外山:通过“岸帻”这个动作,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开朗的态度。这里的“天横竹外山”可能指的是远处山峦在竹林之外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而这样的景色则让人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秋兴已阑成丽句:表达了一种对秋天景色的欣赏和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这里的“秋兴已阑”可能指的是秋天已经过去,而“成丽句”则表示已经创作出优美的诗句。
板舆时此慰慈颜:通过乘坐木板车来到这个地方,来安慰慈祥的老人。这里的“板舆”可能指的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而“慰慈颜”则表达了对老人的关爱和照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虚乐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点的喜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诗中的“秋兴”、“云吐”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