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召伯虎游亭观后》。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淮海”泛指中国境内的广阔土地,“林邱”可能是指树木和山丘,这里用来形容土地空旷。)
  • 注释: “旷泽”意为广阔的湖泊或田野,“千里平”意味着平坦广阔。整句表达了对广袤土地的赞美之情。
  • 赏析: 此句开篇即描绘出一个辽阔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天地之间。
  1.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防潴”是指防止积水的地方,“物色”可能指色彩或风景。)
  • 注释: “闲”表示空闲、闲置,“防潴”可能指池塘或水道,“物色”指景色或色彩。整句描述了一个被闲置的水塘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诗通过“闲”字的使用,传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被忽视的惋惜之情。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1.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穿筑”可能指的是建筑活动,“朱甍”指红色的屋檐。)
  • 注释: 在这里,“穿筑”可能指建筑工人在施工,“朱甍”则是指鲜艳的屋顶。整句描述了老僧们正在忙碌地修建房屋的情景。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老僧们的辛勤劳动,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1.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檐楯”可能指屋檐下的石墩,“斗杓落”指北斗星的位置变化,“帘帏河汉倾”可能指银河倒映在窗帘上。)
  • 注释: 在这里,“斗杓”可能指北斗七星中的勺柄部分,“河汉倾”则是指银河倒映在窗帘上的景象。整句描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夜晚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1.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平湖”可能指广阔的湖泊,“湛湛”意为清澈透明。)
  • 注释: 在这里,“平湖”可能指湖泊或大海,“湛湛”则是指清澈透明的意思。整句描述了春天里湖泊的美景。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湖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审美情趣。
  1.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结缆”可能指系好船缆准备停船,“芙蓉城”可能指传说中的美好之地或城市。)
  • 注释: 在这里,“结缆”可能指系好船缆准备停船,“芙蓉城”则是指传说中的一个美丽的城市或地方,整句描述了作者因时间关系无法到达目的地的遗憾。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因时间原因无法到达目的地的遗憾情绪,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错过美好事物的一种反思和感慨。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1.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紫芡”可能指紫色的芡实,“明珠”可能指珍贵的珍珠,“烹”指烹饪。)
  • 注释: 在这里,“紫芡”可能指紫色的芡实,“明珠”则是指珍贵的珍珠,“烹”指烹饪。整句描述了一种珍贵的美味即将出炉的场景。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即将烹制出的珍贵美食,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喜爱和期待之情。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激之心。
  1.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微尚”可能指微小的喜好或高尚的志向,“聊寄行”可能指暂且寄托于航行。)
  • 注释: 在这里,“微尚”可能指微小的喜好或高尚的志向,“聊寄行”则是指暂且寄托于航行。整句描述了一种将梦想寄托于远方的愿望。
  • 赏析: 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和抉择,展现了他对于人生旅途中目标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它也为读者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1.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遇胜”可能指遇到美景或良机,“偃蹇”可能指傲气十足,“刷”通“拭”,形容清洁明亮。)
  • 注释: 在这里,“遇胜”可能指遇到美景或良机,“偃蹇”则是指傲气十足,“刷”通“拭”,形容清洁明亮。整句描述了一种面对困境时仍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诗人坚韧不拔精神的描述,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1.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 (“可待”可能指等待时机成熟时,“齿牙豁”可能指牙齿豁开,“浮荣”指虚名。)
  • 注释: 在这里,“可待”可能指等待时机成熟时,“齿牙豁”则是指牙齿豁开,“浮荣”则是指虚名。整句描述了一种等待机会到来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
  • 赏析: 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于未来机遇的期待和把握,展现了他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追求。同时,它也为读者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召伯虎游亭观后所作,充满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名利的看法。首句”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第二句”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第三至六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