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夸拙速。中年收敛归法度,不能为颜仅为谷。
晚岁颇为忧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要之作字非所长,空腔仅存十年读。
有客来从析津头,翰墨多藏玉韫椟。从我乞书戏我耳,为君小试知君蹙。
长笺净练雪不如,墙角鼠芒嗟已秃。此邦椽笔广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
【注释】
赵提举:官名,即秘书监。余:作者自称。不能工:指字写得不好,没有达到要求。谢之:请他不要见怪。振臂入场屋:指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场屋:考场。寸晷(guǐ):一刹那的时间。夸拙速:自认为书法拙劣但写得很快。归法度:指书法有规矩。不为颜、为谷: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如“颜”字,柳公权的字如“柳”字,后人常用以比喻书法家的楷书。弱腕:手力不足,手腕无力。事物逐:随笔而走。要之作字非所长:指写文章不是自己的特长。空腔:空洞。十年读:长时间地阅读。从析津头:到析津这个地方去。翰墨多藏玉韫椟:指有很多收藏的书画文物。从我乞书戏我耳:有人来向作者请求书法作品时,作者开玩笑似的说这是在和您开玩笑。小试:试探一下。长笺净练雪不如:长笺纸像白色的练布一样白,但比它更洁净的纸张却已经没有多少了。墙角鼠芒嗟已秃:形容纸张被老鼠啃得残缺不全,只剩下不多了。此邦椽笔广文翁:这里指宋朝的翰林学士。椽笔:指翰林学士起草诏书的毛笔,因翰林学士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故称其为“椽笔”。广文翁:翰林学士的别称。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为什么还要向寒溪里去打捞那些无家可归的野鸭呢?汀:水边。野鹜(wù):水鸟。
【赏析】
《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这首诗是作者应赵提举之请而写的一首答谢诗,全诗表现了诗人谦虚好学、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真诚的关怀之情。首联先言其少年时期;颔联谓及中年以后,收敛其锋芒,不敢再妄逞才华;颈联则写晚岁困窘之状;尾联叙友人来访,借机相酬,并戏言自己书法不精,实乃虚心求学之态。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东坡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