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
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
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独馀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
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
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
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
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条虽苍劲而花色灼然鲜明贯暑寒而不改菊中之贞士也余以比之商山四皓为之赋”
  • 六月菊花在夏季开放(破萼),到秋季末尾时仍保持坚韧的枝条且花色鲜明。它象征着不畏艰难困苦,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节操,就如同商山四皓一样。因此,我为它赋诗。
  1.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
  • 九月的菊花偏爱秋天的霜雪,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被骄阳所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君子的行为一样,无论在严寒还是温暖的天气都能坚守自我。
  1. “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
  • 尽管暑气对菊花构成了压力和挑战,但它没有被打败。正如君子面对困难的态度一样,菊花在夏日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强不屈。
  1. “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独馀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
  • 回顾过去,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很多学者失去了家园,只有商山的隐士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和尊严,如同林泉中的高人一样。
  1. “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
  • 我年轻时未曾见过咸阳的门楼,直到晚年才跟随使者出访汉朝,希望复兴诗歌、书籍等文化传统,恢复古代的淳朴民风。
  1. “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
  • 我认为这种菊花的品质就像这老者一般,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都能傲然挺立,没有一丝畏惧。我已经栽种了这种菊花多年,而我对它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我自己。
  1. “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
  • 从初夏到深秋,这种菊花一直盛开,与其它花朵并肩竞争。然而遗憾的是,它们不能像年轻的花朵那样追逐嬉戏。
  1. “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
  • 这种菊花无疑是菊中的佼佼者。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诗人通过描述菊花的坚韧不拔和不畏艰难的特点,将其比作商山四皓,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比较菊花与其他花草的关系,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地位。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优美而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