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
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
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
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灵隐莲峰堂

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

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

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

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注释:

  1. 灵隐莲峰堂:灵隐寺的莲花峰上的一座殿堂。
  2. 金色界:指金色的世界,这里形容堂内的富丽堂皇。
  3. 梵客:佛教徒。
  4. 钩帘:挂起帘子遮挡阳光或避雨。
  5. 山影碧侵座:山的影子映在座位上,形容景色美丽。
  6. 水声清绕檐:水声清澈,环绕着屋檐。
  7. 粉云埋石脚:粉红色的云气覆盖了石头的底部。
  8. 珠露泣松髯:像珍珠一样的露珠挂在松树上,仿佛在哭泣。
  9. 终拟携孤笛:最后打算带上孤独的笛子。
  10. 凭栏唤玉蟾:站在栏杆旁呼唤月亮(玉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灵隐莲峰堂美景和宁静氛围的诗。首句“堂开金色界”描绘了堂内金碧辉煌的景象,暗示了这里的繁华与尊贵。接下来“梵客为钩帘”,描述了佛教徒们来到莲花峰上,挂起帘子遮挡阳光或避雨的情景,体现了他们的虔诚和庄重。

第二联“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进一步展现了山光水色的和谐美。诗人用“碧”、“清”、“侵”、“绕”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自然景观的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第三联“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云雾缭绕、松树滴露的生动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粉云”和“珠露”两个意象,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尾联“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更是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灵隐寺的自然景观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