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秦公子,穷途阮步兵。
别离如昨日,豪侠异平生。
江月为谁好,巴船何处行。
高秋伴摇落,早发若为情。

【注释】

①《古诗十九首》之一。秦子为汉武帝的庶出长子,名据,字子婴。武帝死后,诸王及大臣欲立太子,因他年长,故选立为皇帝。后因巫蛊之祸被废为平民,流放至安定。据此诗中“公安早发”一句,应指此事。

②阮籍:字嗣宗,陈留(河南开封)人。魏晋之际的名士。曾与嵇康、刘伶、王戎等人游于竹林之中,时号竹林七贤。其为人任性而为,不拘礼法,纵酒酣饮,常以青白眼对待世俗之人,后人谓之“阮籍不入俗”。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忧愤不平之气。《述怀》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亦为其代表作之一。“穷途”、“阮步兵”,均指阮籍。

③“别离”句:《世说新语·言语》注引《续晋阳秋》载:“王衍每与人谈论,常称:‘老子、孔子之道。’人皆笑其虚远,衍曰:‘我非生而知之者,七岁便丁父忧,孝道废,少习之,故如此尔。’”又《世说新语·文学》载:“王子敬(献之)尝请殷浩作‘八贤论’,浩作答云:‘故当同是非之科,犹兹文之与笔。’”据此知“阮步兵”谓阮籍。

④“江月”二句:《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年少时,好箸鹅儿毛扇,见客即用之,公患其意常在。后爱玩不已。”《世说新语·雅量》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据此知“江月”二句指咏鹅。

⑤“高秋”句:此言秋日已深,落叶满地,诗人此时却要早早出发,不知何去何从。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咏怀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自己的身世感慨。诗中既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痛苦。

首句“公安早发”,点明题旨。次句写友人离去,自己孤独无依。“穷途”二字,表明诗人处境艰难,前途茫茫。第三句写与友人分别,如昨日一般容易,说明友情深厚。第四句写自己虽为“阮步兵”(阮籍自称),但豪侠之风却与常人不同。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阮籍有清高的名声,但一生坎坷不平。他不满现实,不愿与权贵合作,因而被放逐。他狂傲不羁,蔑视礼法,常常饮酒食肉,肆意酣醉,有时竟以青白眼待世人。他的行为,使人们难以理解;他的言辞,更令人难以接受。所以当时的人给他起了个诨名——“痴”,就是“呆”的意思。阮籍的诗多感慨时事,抒发忧愤不平之气。这首诗就表达了这种感情。

五、六句写诗人的愁绪。诗人说:“像月亮一样美好的夜晚,你为什么要离开我的船?”这里“江月”指代诗人所乘坐的船;“行”指“行走”。诗人问得好,因为“行”才“好”,“行”才能“佳”。诗人说:“巴船上哪条船是你的行舟?”巴船,即小船。“行”是动词,这里指航行。诗人问得好,因为没有一条船是不“行”的,没有一条船是“止”的。诗人问得好,因为只有不停地航行,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诗人说:“高秋天气里,落叶纷飞,我早早动身,不知是什么缘故!”这两句是诗人自问自答,也是对朋友的劝勉和安慰。

末联写诗人的内心活动。“早发”二字表明了时间紧迫,心情焦急。“若为情”三字表明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诗人借咏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自己的身世感慨。诗中既表现出作者豪放洒脱的个性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痛苦。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浑厚沉雄,充分显示了阮籍作为一代名士的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