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东南上,野烟申酉间。
草平连别洞,雨转入佗山。
道路鱼盐去,樵苏竹木还。
西江并北客,相对各苍颜。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首联写东南海上气蒸腾,云烟缭绕,草木茂盛的景象;第二联写海风从申酉方向吹来,把野草吹得低垂着,连别洞的草也平铺开来,连雨也转进别的山里去了,写出了海风强劲、气势磅礴;第三联写渔盐道路被水淹没,樵苏竹木也被风吹落,写出了海风强劲、气势磅礴;第四联写客人们相对而坐,都显出苍老之态,写出了海风强劲、气势磅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格调苍劲雄浑。
【答案】
杂诗(其一)
海气东南上,野烟申酉间。
草平连别洞,雨转入佗山。
道路鱼盐去,樵苏竹木还。
西江并北客,相对各苍颜。
译文:东南的海气升腾上升,西南的野烟向西北飘散;
海风从申酉方向吹来,使草丛低垂着,连别洞的草也平铺开来,连雨也转进别的山里去了;
渔盐道路被水淹没,樵苏竹木也被风吹落,客人们相对而坐,都显出苍老之态;
西江和北海的水相连,南北来的客人相对而坐,都是满脸白发。赏析:这是诗人在岭南时所作,抒写他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写东南海上气蒸腾,云烟缭绕,草木茂盛的景象。“海气”点明地点,“东南上”则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诗人站在海边远眺,海天一色,云蒸霞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气”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海天交融,又写出了海潮涨满的景象,同时暗示出诗人心情舒畅的原因——“气”就是诗人的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精神世界。“野烟”,是指山林间升起的薄雾,它随风飘动,变幻莫测。“申酉间”,指申时与酉时的中间,大约是正午前后的时刻。这时,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烟雾腾腾,草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颔联写海风强劲、气势磅礴,草木茂密、生机盎然的气象。“草平”、“别洞”,都是写海风强劲、天气变化多端所致。“草平”即草丛平铺,“别洞”则是说草已长到很高了。这两句通过描写海风刮过草林的情景,表达了海风强劲、气势磅礴的特点。颈联写渔盐道路被水淹没,樵苏竹木也被风吹落的景象。“道路鱼盐去”,意思是渔盐之路已经被水淹没了,无法行走;“樵苏竹木还”,意思是砍柴割草的树木都被吹倒了。“去”是动词,指道路已经不通;“还”是副词,指树木倒下后又被风吹走了。这句诗通过描绘渔盐之路被水淹没以及树木被风吹走的情形,生动地表达了海上风暴的猛烈和肆虐。尾联写客人们相对而坐,都显出苍老之态。这两句通过对“客”们苍老之态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无奈之情。全诗以海景起兴,以海景作结,构思巧妙,意境开阔。诗人面对浩瀚的大海,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而当他置身于茫茫的山林之中时,又不免生出许多感慨。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豪迈的个性。
【答案】
《杂诗》
海气东南上,野烟申酉间。
草平连别洞,雨转入佗山。
道路鱼盐去,樵苏竹
木还。
相对各苍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