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苍梧外,放怀黄木东。
人情双鬓雪,天色屡头风。
国计中宵切,家书隔岁通。
为儒得愁思,一笑赖儿童。
【注释】
浪迹:到处流浪。苍梧:指湖南洞庭湖一带,古代传说中仙人栖息的地方。黄木东:指湖北黄陂县的黄梅山。
双鬓:指两鬓头发。雪:白,这里作动词用;指发白。屡头风:形容天气恶劣,刮风不止。国计:国家财政。宵:夜,这里泛指晚上。家书:家信。隔岁通:隔年才能收到书信。儒:读书人。得:得到。赖:依靠。儿童:孩子。
【赏析】
《杂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的第二首。此诗写一个读书人浪迹天涯,在异地他乡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亲人的孤寂情怀。全诗构思缜密,语言简练,风格沉郁含蓄,意境优美清幽。
第一句“浪迹苍梧外”,诗人以“浪迹”二字开篇,既表明自己四处漫游的游子身份,又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苍梧”,指湖南洞庭湖一带,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一句通过描绘诗人浪迹天涯的足迹,引出了下一句“放怀黄木东”。
第二句“放怀黄木东”,诗人以“放怀”二字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志在四方的豪迈气概。“黄木”,指湖北黄陂县的黄梅山,相传是神仙居住之地。这一句通过对黄梅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境界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人情双鬓雪”,诗人用“双鬓”一词形容自己的年龄,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人情”二字则是指人世间的种种关系和情感,其中既有亲情、友情等美好的情感,也有离别、思念等令人伤感的情绪。这一句通过描绘自己的双鬓之雪,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会和理解。
第四句“天色屡头风”,诗人以“屡头风”形容天气恶劣,风雨交加的景象。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又暗示了自己身处逆境、遭遇挫折的不幸遭遇。
第五句“国计中宵切”,“国计”指的是国家的财政状况,而“中宵切”则是指深夜时分,此时国家财政问题尤为紧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一句既揭示了国家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忧虑之情。
第六句“家书隔岁通”,诗人以“家书”一词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家人团聚、共度时光的情感。同时,“隔岁通”则是指家人一年到头才能收到一封书信,这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珍贵而难以割舍。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珍视之情,也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意识。
最后两句“为儒得愁思,一笑赖儿童”,诗人用“愁思”一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之情。然而,在诗人看来,这种愁绪并非完全属于自己,而是源于社会现实和生活困境之中。因此,他选择以笑容面对这一切,借助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来化解自己的忧愁和压力。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