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
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
拂袖汉阳休更问,丈夫事业出心胸。
诗句解析
1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 - 这句表达了苏教授在泮水(古代学校的名称)的三年学习期间,受到洙水之灵的庇护和激励,使得他的才学得以显著提升,并因此改变了对学生们的态度,即“俯接诸生屡改容”。泮水象征着学问和智慧,洙风则代表一种启蒙和教化的力量。
- 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 通过描绘岭南雾气缭绕的景象,比喻那些隐藏起来的才华难以完全展现,就像一只潜藏的豹子难以被完全捕捉到。而当有机会利用有利条件时,这些才华便能像龙一般展翅高飞。这里的“隐豹”暗指才能未被充分发现或利用的情况,“得从龙”则表示一旦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展现其价值。
-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 - 此句表明苏教授因其卓越的才调和名声,长久以来就得到了人们的敬重(“久钦才调”),而现在他的成就终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今喜声名达九重”)。这里的“九重”通常指天子所居之处,用来形容声誉极高,广被认可。
- 拂袖汉阳休更问,丈夫事业出心胸 - 最后一句表达了苏教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再需要别人(如汉阳)来为他提供帮助或指点,因为他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面对一切挑战,这象征着一种自信和自立的精神。这里的“丈夫事业出心胸”强调了苏教授胸怀壮志,勇于担当,不依赖于外部帮助。
译文与注释
送苏教授赴阙(赴京城)
三年泮水振洙风,俯接诸生屡改容。
岭雾因时难隐豹,岩云有便得从龙。
久钦才调无双手,今喜声名达九重。
拂袖汉阳休更问,丈夫事业出心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苏教授即将赴京任职的祝福和期望。通过对泮水、岭雾、岩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苏教授在学识和能力上的卓越,以及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望。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苏教授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自信,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苏教授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