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茅重苇一堂新,设榻聊安簿领身。
落枕不知莺树晓,污书长苦燕泥春。
狱官何预青苗事,野意新便白葛巾。
能向此间时得趣,何须分外拜车尘。
【注释】
书新堂:即书斋。
叠茅重苇:以茅草和芦苇为篱笆,表示隐居。
设榻聊安:指在小屋内设一张床,以便休息。
落枕不知莺树晓,污书长苦燕泥春:意思是说,一觉醒来不知道太阳已高照莺树上,而沾满鸟屎的书页上还积着未干的春泥。
狱官何预青苗事:意思是说,狱官与青苗之事无关。青苗是宋代的一种贷款制度,官府贷给农民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称为“青苗法”。
野意新便白葛巾:意思是指野居的情趣。白葛巾,指平民百姓的头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归隐山林后,在山中书斋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叠茅重苇一堂新”,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自给自足的生活画面。茅草和芦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生活环境。
次句“设榻聊安簿领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斋中休息的场景。他放下繁重的工作,安心地躺在小床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第三句“落枕不知莺树晓”,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醒来时的情景。一觉醒来,却不知道太阳已经高照莺树上。这可能是因为鸟儿在鸣叫,使整个山谷都充满了生机。
第四句“污书长苦燕泥春”,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中的情景。他的书页上积满了未干的鸟屎,这是他在读书时不小心弄脏了书本的结果。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阅读的乐趣,反而使他更投入到书中的世界。
第五至六句“狱官何预青苗事,野意新便白葛巾”,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监狱官员与青苗之事无关,而他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最后一句“能向此间时得趣,何须分外拜车尘”则是说,只要能够在这个隐居的地方找到乐趣,就没有必要去外面奔波忙碌。他希望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名利而去奔波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