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复下马,羸躯不暂停。
铃声今古道,柳色短长亭。
乱石波翻雪,洪崖岫破青。
羊归沿绝壁,鹿饮入寒汀。
两岸浑遮月,中天略见星。
云来通玉垒,江去背沧溟。
春少花难折,霜多叶易零。
爱山犹著物,畏栈未忘形。
事业知安在,艰危已备经。
宦游方此始,何日遂鸿冥。
峡路十韵
上马复下马,羸躯不暂停。
铃声今古道,柳色短长亭。
乱石波翻雪,洪崖岫破青。
羊归沿绝壁,鹿饮入寒汀。
两岸浑遮月,中天略见星。
云来通玉垒,江去背沧溟。
春少花难折,霜多叶易零。
爱山犹著物,畏栈未忘形。
事业知安在,艰危已备经。
宦游方此始,何日遂鸿冥。
【注释】:
①上马:骑马上马。复:又。下马:下马。②羸(léi)躯:瘦弱的躯体(身躯)。③铃声:指驿路上的铃铛声。今古:指古今。④柳色:指柳树的颜色。⑤洪崖:即洪崖山,位于四川奉节西北。⑥羊归:指羊群归来。⑦绝壁:陡峻的山壁。⑧鹿饮:指鹿群饮水。⑨“云来”四句:形容云雾缭绕,仿佛可以通往玉门关,而黄河则奔腾东去,背对大海(沧海)。⑩“春少”二句:春天里花开得少,花容易凋谢;秋天时草木落叶,树叶容易凋零。⑪“爱山”二句:喜欢山林景色,却又怕险峻的山路。⑫“畏栈”三句:害怕栈道,因为栈道是危险的地方。⑬安在:何处。⑭艰危:艰难危险。⑮方此始:从此处开始。⑯何日:何时。⑰鸿冥:大雁南飞,比喻自己远行在外或仕途得意。
赏析:
《峡路十韵》共十韵,每韵一题,前六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上马复下马,羸躯不暂停”,“上马复下马”与“不暂停”构成动宾结构,“上马复下马”是说诗人骑马上马再下马,“不暂停”是说诗人没有停留的意思,这两句诗写诗人旅途中的奔波劳累之苦,表现了诗人的辛劳和奔波。“铃声今古道,柳色短长亭。”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听到铃声想到的是古今的道路,看到柳色想到的是长短不一的长亭,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古代道路和长亭的怀念之情。
颔联“乱石波翻雪,洪崖岫破青。”“乱石”与“翻雪”构成动宾结构,“乱石”是说诗人看到的是乱石,“翻雪”是指石头被风吹动像雪花一样飘落,这句诗描写了诗人看到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的心情。“羊归沿绝壁,鹿饮入寒汀。”这句的意思是说牛羊沿着陡峭的山壁走,鹿群进入寒冷的小河里喝水,这两句诗写出了山水之间动物的生存状态,也表现了诗人的观察能力。
颈联“两岸浑遮月,中天略见星”。意思是说两岸的山峰挡住了月亮,只有天上的星星露出来,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的景象,通过写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夜晚行走的艰辛。
尾联“云来通玉垒,江去背沧溟。”意思是说云雾缭绕如同通往玉门关的道路一般,而黄河奔流而去背对着大海(沧海),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看到的自然景观,也表现了诗人的心情。“春少花难折,霜多叶易零。”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里花儿很少,很难采到花朵,秋天的时候叶子很容易变黄、脱落,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秋天的感受。“爱山犹著物,畏栈未忘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喜欢山林景色,但还怕山路的危险,所以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形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山路的危险之感。“事业知安在,艰危已备经。”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说事业知道在什么地方,艰险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道,这几句诗写的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