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自清流,知名二十秋。
诸儒堂上席,群客帐前筹。
南渡衣拖绣,西来幕建油。
食葱逢屈突,封户识荆州。
襦裤三巴国,櫜鞬九郡侯。
道兴期变鲁,文盛拟从周。
讼矢虽关听,宾壶不废投。
未妨登衮衮,暂屈布优优。
望府多奇士,华颠愧督邮。
崎岖缘底事,憔悴此重游。
举目江山是,翻身岁月遒。
客愁移带眼,乡思咏刀头。
技痒论文在,心阑触事休。
那堪趋冉冉,只是判悠悠。
揣分宜长引,忧贫复少留。
长裙何处曳,门馆傥容邹。
【注释】:
①上益昌守李大夫:指唐朝诗人李翱。李翱,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人。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等职,后任中书舍人、礼部尚书等。李翱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道合一,反对骈偶,提倡散文。他的《祭柳子厚文》一文,被誉为“千古绝调”。
②标致自清流:清流,指清河,古县名,在今河南开封市。标致,指有才能的人。
③知名二十秋:二十岁时闻名于世。
④诸儒堂上席,群客帐前筹:诸儒,指当时的一些学者。群客,指各地来投奔的客人。帐前筹,指议事的筹算。
⑤南渡衣拖绣,西来幕建油:南渡,指南朝的宋朝,即南宋。拖绣,指穿着绣有花纹的衣服。幕建油,指帐篷里挂的油纸伞。
⑥食葱逢屈突,封户识荆州:逢屈突和识荆州都是指地名。
⑦襦裤三巴国,櫜鞬九郡侯:襦裤,指短衣短裤。三巴国,指四川一带。九郡侯,指九个郡的长官。
⑧道兴期变鲁,文盛拟从周:道兴,指孔子。期,期望;拟,比拟。
⑨讼矢虽关听,宾壶不废投:讼矢,指诉讼。关听,指审理案件。宾壶,指酒器。
⑩登衮衮:指入朝做官。衮衮,形容人入朝做官。
⑪暂屈布优优:暂时委屈自己。
⑫望府多奇士:望,希望。府,官府。
⑬华颠愧督邮:华颠,指头发花白。督邮,官名。
⑭崎岖缘底事:崎岖,指艰难困苦。缘底事,指原因何在。
⑮憔悴此重游:憔悴,指困顿失意的样子。重游,又去游览。
⑯举目江山是:举目,指远眺。
⑰翻身岁月遒:翻身,指改换面貌或境况。岁月遒,指时间流逝。
⑱客愁移带眼:客愁,指思乡的愁绪。移带眼,形容愁眉紧锁如带眼下垂。
⑲乡思咏刀头:乡思,指对家乡的思念。咏刀头,指把思念之情比作刀尖上的肉,比喻十分痛苦。
⑳技痒论文在,心阑触事休:技痒,指有某种欲望而难以克制。
㉑那堪趋冉冉:冉冉,指慢慢地移动的样子。
㉒只是判悠悠:判,判断。悠悠,指闲散无为的样子。
㉓揣分宜长引,忧贫复少留:揣分,估计自己的才能大小。宜长引,指应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忧贫,指担忧贫困。
㉔长裙何处曳:曳,拖拽。
㉕门馆傥容邹:门馆,这里指官府的门馆或官邸。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首联两句是自述平生经历与抱负;颔联两句写其才德及为人处世的特点;颈联两句则描绘出作者的胸怀抱负及当时社会环境;尾联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意。
这首诗是李翱在担任益昌太守时的一首诗歌。李翱(768-835)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旧唐书》说他:“好古学,善属文。”《新唐书》本传记载他“以文章名家”且“尤精道学”,但因“性耿介,不合当世荣利,故仕不达”。李翱曾两度应试落第,后得韩愈推荐,才得以授官。但他“性疏阔”,不愿做官,于是辞官隐居洛阳龙门山石洞。
这首诗首句开门见山,说自己是个人才,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声名远扬了。第二句进一步说明自己有才德,所以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尊敬。第三句则说这些人都是来自各地的宾客们。第四句说这些客人都是因为想谋官才来拜访我。第五至第八句分别写自己才华横溢、学问深厚、为人宽厚和生活俭朴。第九句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机会得到提拔。第十句说现在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可以安心读书的。第十一句说自己虽然贫穷但是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第十二句说现在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想念家乡的亲人的。第十三到第十四句则是说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怀念着过去的生活。最后一联则是说自己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怀念着过去的生活。最后一句是说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怀念着过去的生活。最后一句是说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怀念着过去的生活的。最后一句是说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怀念着以前的生活。最后一句是说虽然不能做官但是我还是会怀念着以前的生活的。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而且富有韵味。它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文学才能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