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绵城北长安道,马足翻翻人自老。
越王高楼藏道边,道上行人不迷到。
楼前西日堕江红,一见如逢邻舍翁。
向来何处识面目,应在少陵诗句中。

【注释】

①越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②绵城:即长安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③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大道。④马足翻翻人自老:指岁月不等人,人生易老。⑤越王楼:在长安城南,是刘秀当年起兵的地方。⑥西日堕江红:指夕阳西下映照江水,红霞满天。⑦邻舍翁:指邻居的老人。⑧少陵:指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⑨识目脸:指认识和识别。⑩诗句:指杜甫的《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越中游历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左绵城北长安道”,写诗人从绵城中出来,沿着长安道向南行。这句中的“左”字,用得非常准确。因为李白是在东边出城的,所以应该是从东往西走。而从东往西走的话,就该称其为左绵城了。同时,长安道也是从北往南走的,所以此处用“左”字,也表明了诗人行走的方向。

次句“马足翻翻人自老”则是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行程。马儿的蹄声翻翻地响着,而人却不知不觉地老了。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马蹄声拟人化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旅途中的那种疲惫与无奈。

第三句“越王高楼藏道边,道上行人不迷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越王楼高高的耸立在道路的边上,道路上的行人都不用害怕迷路。这一句中的“藏”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表现了越王楼的高峻壮观,又表现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四句“楼前西日堕江红,一见如逢邻舍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楼前的夕阳渐渐落去,映照着江面上一片红色的景色;每当看到这样的景色,我都会想起我的老朋友(邻舍)们。这句中的“逢”字,用得也非常准确,它既表现了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向来何处识面目,应在少陵诗句中”,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以前在哪里还能认出他的面孔呢?想来应该在他的诗篇里吧!这里,诗人巧妙地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乡、故人、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主题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绘与抒发,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