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谁友兮涪之云,出为云兮泽斯人。子谁亲兮涪之水,朝于海兮日千里。
趣子之驾兮舍子之舟,子不我信兮与云水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诗句的内容提示把握全诗的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招隐辞”的意思是:我与谁为友啊?就在涪水之畔;我出仕在外啊,在泽地之人。谁亲近我啊?就涪江之水;朝拜大海啊,日行千里。快上船吧,不要我的信物了,与我一同驾着云水之舟吧!你不相信我啊,和我一道去云水之间谋事吧。注释:子:你;谁:疑问代词,相当于“哪”;友:结交朋友;涪之云:指涪水边的云;出:离开;为:做,担任;斯人:这人;亲:亲近;舍子之舟:舍弃你的舟船;趣:催促,快一点;子不我信:你不相信我;与云水谋:与我同去云水之间谋事。赏析:这首诗是《招隐士》的序文,作者借招隐士之口来表达自己不愿做官、归隐山林的思想。《招隐士》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以“招隐士”自喻,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的思想。诗人用“云”“水”来象征隐居生活。他写道:“子何为兮天之涯?”意思是说:“你为何要离乡背井呢?”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不屑和厌恶,表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现实。“朝海兮日千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海路之远和行程之遥,表明自己远离朝廷的决心。“趣子之驾兮舍子之舟,子不我信兮与云水谋”,这是全诗的重点。“趣”“舍”二字反复使用,既显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又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示出他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和愤慨。

【答案】

①子:你。谁:疑问代词,相当于“哪”。友:结交朋友。②出:离开。③斯人:这人。④亲:亲近。⑤趣:催,催促,快点。⑥子不我信:你不相信我。⑦与云水:同去云水之间,即云水之间谋事。⑧赏析:这首诗是《招隐士》的序文,诗人以“招隐士”自喻,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的思想。

译文:

你与谁为友啊?就在涪水边的云中;离开朝廷啊,到泽地的人中。谁亲近我啊?就那涪江之水;朝拜大海啊,日行千里。快上船吧,不要我的信物了,与我一同驾着云水之舟吧!你不相信我啊,和我一道去云水之间谋事吧。

赏析:

此诗首二句为问话,一问“谁为友”,一问“谁相亲”,都以问答形式出现。接着写诗人出仕后的感受:出仕后虽在泽地之人之中,但无人亲近;虽朝拜大海,日行千里,但朝野上下不信任我;我只好弃舟舍车,与云水为伍了。

三、四句紧承“趣子之驾兮”而来,“趣”字写出了诗人急欲弃官归隐的心情。而“舍子之舟”一句又使诗人的心境更加矛盾,一方面是弃舟舍车,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弃舟舍车,这种矛盾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五、六句写诗人弃官的原因。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海路之远和行程之遥,表明自己远离朝廷的决心。

最后三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与概括,既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又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发挥。

“趣子之驾兮”是诗人的直接呼唤,“舍子之舟”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在呼唤中透露出迫切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