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
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平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
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
诗句
1 徐孺子读书台分得高字
- 徐孺子,即徐稚,古代著名的隐士。
- 读书台,通常指的是读书的地方,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场所。
- “分得”可能意味着某种分配或授予。
- “高”在这里可能是指“高处”或者某种崇高的意境。
- 吾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
- 吾爱:表示对某人的喜爱。
- 徐聘君,指徐稚。
- “沈冥”,字面意思是沉没、消失,这里可能形容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或者超然物外的境界。
- “人豪”,这里的“豪”可能是指豪杰,有才能的人。
- 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 诸贤,泛指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
- “搆”在这里可能有建立、造成的意思。
- “党祸”,通常是指因结党而引起的政治上的争斗或冲突。
- “皎皎”,明亮的样子,用来形容清白、纯洁。
- “云鸿毛”,比喻微小如鸿毛一样轻,用来表达自己的清白无瑕,不会引起任何注意。
- 平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
- 平生:指整个生活或一生。
- 读何书,可能是指阅读什么样的书籍。
- 身隐名难逃,表达了作者尽管隐居,但名声却难以摆脱。
-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
- 故宅,过去居住过的地方。
- 照湖水,可能是指湖水反射着阳光照在宅院上。
- 荒坟,已经无人祭祀的坟墓。
- 翳城蒿,覆盖着城市中的野草。
- 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
- 焉知,哪里知道。
- 此山中,这里可能指代隐居的山林之中。
- 突兀,形容山势高耸,突出。
- 书堂,指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环境与学问的追求。
- 高,再次出现,强调了书堂的高大和其所代表的高尚追求。
译文
徐孺子,即徐稚,古代著名的隐士。他在读书台分得了一个“高”字。我喜爱徐孺子,他的隐居生活就像深沉的人一样出众。当时许多名流结党造成了祸端,而他像洁白的云彩和飘动的羽毛一样清白,不被所累。他一生致力于读书学习,尽管隐居在名望难逃的境地。过去他居住的地方现在被湖水反射着照耀,荒芜的坟墓覆盖着城市中的野草。哪里知道他在这山林之中,一座高耸的书堂矗立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徐孺子的诗作,通过对徐孺子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的描述,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