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赤壁舟中赋,老子百花洲上歌。
古人不负此明月,今我当如此月何。
连宵风雨暑欲尽,碧玉万里谁新磨。
冰盘无声出海底,荡漾六合生金波。
早秋便得许奇绝,探借八月清光多。
天公赐我美无价,樽酒不设羞嫦娥。
人生看月几时足,百年寒暑如飞梭。
两公却与月长在,声名万古流江河。
梦生羽翼不可逐,想象风景空吟哦。
洞箫长笛亦何有,拂衣起舞聊婆娑。
这首诗是诗人在丁未年的孟秋之夜,即农历七月十五日,观赏明亮的月亮而作的短歌。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月”字进行创作。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与译文,同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及其注释:
第一句: 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阳赏月及坡公赤壁之游皆七月望也作短歌记之
- 注释: 丁未年秋季夜晚,明亮的月光仿佛中秋时一样明亮。因此回忆起范仲淹在南阳守边时的赏月经历以及苏轼在赤壁游玩的情景,都是发生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了记录这次赏月的经历,我写下了这首短歌。
第二句: 先生赤壁舟中赋,老子百花洲上歌
- 注释: 先生在赤壁的舟中赋诗,老子在百花洲上唱歌。这里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先生和老子)的活动地点,来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情趣和才华。
第三句: 古人不负此明月,今我当如此月何
- 注释: 古人们珍惜这美好的明月,不辜负这皎洁的月光。而我也应该像这明月一样,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第四句: 连宵风雨暑欲尽,碧玉万里谁新磨
- 注释: 连续的夜晚风雨使暑气渐渐消退,但碧绿的玉石(比喻月亮)却依然璀璨夺目,不知是谁的新磨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第五句: 冰盘无声出海底,荡漾六合生金波
- 注释: 晶莹剔透的冰块从海底缓缓升起,形成了一片金色的波纹。这里的“冰盘”和“金波”都是形容月亮的美丽景象。
第六句: 早秋便得许奇绝,探借八月清光多
- 注释: 早秋就能享受到如此奇特的美景,真是难得。我试图借取八月的清凉月光来欣赏。这里的“探借”意味着尝试借用或借鉴。
第七句: 天公赐我美无价,樽酒不设羞嫦娥
- 注释: 上天赐予我如此美丽的景色,其价值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即使不用酒杯,我也觉得足以让嫦娥(传说中月中仙女)感到羞愧。这里的“尊酒”指的是美酒。
第八句: 人生看月几时足,百年寒暑如飞梭
- 注释: 人生的短暂如同一昼夜的时间,而月亮的圆缺却能经历千百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让岁月白白流逝。
第九句至第十四句: 这两首诗歌分别描述了两位古代文人在特定时刻对月亮的欣赏和感慨。通过描绘他们的诗词、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展示了他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十五句: 梦生羽翼不可逐,想象风景空吟哦
- 注释: 梦想着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但现实却是无法追逐。只能通过想象来体验那些美好的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第十六句至第十八句: 这两首诗歌继续描述了作者在欣赏月亮时的心情和感受。通过描绘他的诗词、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展示了他对月亮的特殊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十九句: 洞箫长笛亦何有,拂衣起舞聊婆娑
- 注释: 吹奏洞箫和长笛又有何意义?只是轻轻地拂动衣服,起舞而已。这里的“洞箫”和“长笛”都是指乐器,而“拂衣起舞”则是一种优雅的舞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和舞蹈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