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
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珍重标前史”表明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尊重,而“名教万古存”则表达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坚守。这里的“名教”指的是传统的道德和伦理准则,强调这些价值观历经千年而依然存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传统价值的重视。

  2.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
    这里提到的“刘越石”指的是历史上的刘裕,他以英勇善战著称,是南朝宋武帝。通过将刘裕比作“洞天门”,诗人似乎在说刘裕的事迹如同一座通往更高境界的门,象征着超越和升华。这种比喻既表达了对刘裕功绩的敬仰,也暗示了某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或理想。

  3.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
    “变化终□测”意味着事物的变迁难以完全预测,而“神仙未易论”则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人的难以理解。这里的“□测”可能指的是对事物变化的难以把握或预测,“神仙”则是指那些超自然的存在或境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凡境界的神秘感。

  4. 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
    “后人采扣处”意味着后世人常在这些地方寻找灵感或借鉴,而“白石又黄昏”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的画面,黄昏时分的白石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消逝。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价值的传承、对超凡境界的探索以及对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丰富的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