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地平易,轩窗风怒号。
半空垂象纬,四面涌波涛。
洞僻封苔藓,泉深冷骨毛。
登临欲忘返,城市厌尘劳。

【赏析】

压云轩: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登临高处,俯瞰大地,所见之景,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慨。

首联“压云轩”,以高屋建瓴之势开篇,为全诗定下基调。“绝顶”点明诗人置身的地点,“地平易”则表明此处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轩窗”是轩的组成部分,即在建筑中供人倚靠或眺望的窗子。“风怒号”则形容轩窗之上的风吹拂声势浩大。“压云轩”,既指轩,又兼指其所在的高楼,诗人登上了这高耸入云的楼阁,可以俯瞰整个大地,感受到一种无上的豪情壮志。

颔联“半空垂象纬”,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天空画卷。“象纬”是指天象图。“半空垂”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星月的投影。诗人通过观察天上的星辰,联想到地上的山川,形成了一种天地相映的美感。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深刻认识。

颈联“四面涌波涛”,则是对前面所描绘的画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诗人将视线从空中转向了地面,看到了四周涌动的波涛。这些波涛可能是指江河湖海等水域,也可能是指农田、村庄等地貌。这一联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和生生不息的深刻理解。

尾联“洞僻封苔藓,泉深冷骨毛”,则是对前文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深入的描写。“洞僻”指的是洞穴偏僻之地,“封苔藓”则描绘了洞口周围覆盖着厚厚的苔藓。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泉深冷骨毛”也描绘了泉水深处寒冷而潮湿的环境,使得水底的生物难以生存,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于隐居之地的渴望之情。

尾联“登临欲忘返,城市厌尘劳”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抒发。“登临欲忘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城市厌尘劳”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和疲惫的感受,他希望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归宿。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诗人登临高处所见之景,并结合自身情感进行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