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
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
懿文常体道,妙略早从戎。
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

【注释】

奉和:向皇帝的诗作中加以称颂。御制读五代史后唐史:皇帝御制读五代后唐历史的书籍。长兴: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号,即长兴元年。秉钧:执掌权柄。子晦道:指后唐明宗李嗣源(字子美)。攸隆:崇高。昌言:高远的议论。忠清:忠诚廉洁。茂泽丰:茂盛润泽丰沛。懿文:贤良的文章。常体道:常常遵循道理。妙略:高明的策略。早从戎:早早地参与战争。可惜:惋惜。亏:缺少。同德:共同的品德。当年:当初,从前。阻:阻止。建功:建立功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奉和宪宗皇帝御制读五代史后唐史时所作。诗人以“奉和”为题,首先对明宗的为人、品格和作为进行了颂扬。然后,又对明宗的早年经历及其所从事的事业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之意。

首联“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诗人首先指出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在长兴年间掌权的事实,并赞扬了他崇高的德行。这里,“长兴”代指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即长兴元年;“秉钧”指掌握大权。李嗣源,原名李克用,字子明,唐末河东人。他年轻时就以勇武闻名于世,后来成为晋阳节度使,与朱全忠争雄,曾一度被围困在晋阳城中,但终因得到援军及时赶到,才得以脱险。此后又多次击败朱全忠的部将,最终迫使朱全忠投降,建立了后唐国。李嗣源即位后,尊奉唐昭宗为太上皇,改元为长兴,故称其“长兴秉钧”。这里的“子晦道”是对李嗣源的尊称,意为您的品行光明磊落。“攸隆”,指“攸”和“隆”都是动词,都有“高尚”的意思,在这里合成一个词,指“高尚”。

颔联“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诗人进一步歌颂了李嗣源的高尚品质。“刚介”,指刚强正直。“昌言”,指高远的言论。“忠清”,指忠诚廉洁。“茂泽”,指润泽广大,这里比喻恩惠广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您为人刚强正直,有高远的议论,而且十分忠诚廉洁;您恩泽广大,滋润着百姓。这两句话集中表现了诗人对李嗣源的赞美之情。

颈联“懿文常体道,妙略早从戎。”诗人接着从政治方面进一步歌颂了李嗣源的高尚品质。“懿文”,指贤良的文章。“体道”,指遵循道理。“妙略”,指高明的策略。“从戎”,指参与军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您写的贤良文章总是遵循道理,高明的策略也很早就参与军事。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李嗣源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他的崇敬之意。

尾联“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诗人最后感慨地说:“遗憾的是缺少同样的品德啊!”“当年”,指当初,从前。“阻”指阻止。“建功”,指建立功勋。这两句话意思是说遗憾当初没有能和他一起建功立业。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李嗣源的惋惜之情,也表现了他的崇敬之意。

这首诗通过对明宗李嗣源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