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幸廛居辱镇临,政平底用减科箴。
昔闻偃室弦歌化,今见邦君抚字心。
帘度荷香供永昼,水寒山影泻清音。
从来县谱无他事,只说恩波一脉深。
注释:
- 多幸廛居辱镇临,政平底用减科箴。
- 昔闻偃室弦歌化,今见邦君抚字心。
- 帘度荷香供永昼,水寒山影泻清音。
- 从来县谱无他事,只说恩波一脉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地官员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当地官员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句“多幸廛居辱镇临”,诗人表达了自己有幸能够居住在这个小镇,并受到镇长的照顾。这里的“多幸”一词,体现了诗人对这次相遇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第二句“政平底用减科箴”,诗人赞扬了当地官员的政治清明,治理有方,没有过多的苛捐杂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句话是对当地政府的一种肯定和赞赏。
第三句“昔闻偃室弦歌化,今见邦君抚字心”,诗人回忆起过去听到的关于偃室(一个地名)的故事,那里的人们以歌声教化人民,而现在看到了真正的邦君(地方长官)以慈母之心安抚百姓,用心治理国家。这里的描写生动形象,展现了当地官员的高超治理才能。
第四句“帘度荷香供永昼,水寒山影泻清音”,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个小镇的生活场景:帘幕遮挡阳光,送来荷香;水寒冷冽,山影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描写富有诗意,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最后一句“从来县谱无他事,只说恩波一脉深”,诗人强调这个地方从古至今都没有其他重大的事件,所有的历史都是关于这个县的恩泽和治理。这里的“恩波一脉深”形象地描述了当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整首诗通过对当地官员的赞美,展现了他们对当地人民的关怀和治理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