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富贵适堪怜,烈士襟期定不然。
拭目去为三岛客,此心莫负九重天。
虽云小草容同味,敢与昌阳较引年。
下直如寻故人梦,书来同我钓鱼船。
【注】李恭父:作者的朋友。三岛客:即蓬莱仙岛的神仙,泛指隐遁山林者。九重天:皇帝居处的天,也泛指南宋朝廷。昌阳,即昌化,地名,在浙江台州。引年:指寿命。小草,喻隐士。
【译文】
浮云富贵真堪怜,烈士襟怀定不贪。
拭目远望欲隐去,此心岂敢负圣君。
虽说小草同甘苦,敢与昌化比引年。
下朝如寻旧时梦,书信传来伴钓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用韵赠给友人李恭父,劝他不要为五斗米而折腰,要像隐士那样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全诗情意恳切,语言质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句“浮云富贵”二句点题,表明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浮云富贵”一句,表面上是羡慕隐者的清闲自在,实际上却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懑。“烈士襟期”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志向。这里所说的“烈士”,是指那些坚守节操、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们。他们胸怀壮志,不受世俗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三、四句,诗人以景语出之,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的敬仰之情。“拭目”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隐者的敬仰之情,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够像隐者一样获得成功。“此心莫负九重天”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
诗人以景语结篇,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是对隐者的祝愿,又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他希望隐者能够在自己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境界。同时,他也相信自己能够与隐者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