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三年不易逢,一觞淮海酹西风。
书生君独忧当世,末路人谁识此翁。
故国青山愁夜鹤,孤舟白发映秋蓬。
归欤束缚公车疏,努力豚蹄祝岁丰。

【注释】

①仙弱冠:二十岁左右就入太学,是古代的一种说法。②五上书:指五次上书言事。

③老犹:仍然、依旧。④客游海陵:到海陵作客,寄寓于馆舍。⑤方谋少官田:正在谋求官职田产。故章末之戏:指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用“戏”字。

【赏析】

黄岩郑瀛子仙,二十岁左右就入太学,是当时一种说法。他五上书中论时政得失,因直谏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而被放归乡里。三年之后,他又来到海陵县的馆舍,住了一个月就离开了。作者写了这首诗送行。

开头两句:“君自弱冠即入太学,五上书论时事以直闻于时。老犹不衰,客游海陵馆于余一月乃去。”写郑瀛子的遭遇和性格。“君自弱冠”即二十左右,二十岁左右就入太学,是当时一种说法。他五上书中言时事,因直谏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而被放归乡里。“老犹不衰”,意思是年纪虽老,但志气依然不减当年。

三、四两句:“分手三年不易逢,一觞淮海酹西风。”写他们分别三年后的重逢,以及饮酒饯别的情景。“一觞”就是一杯酒。淮海,泛指江淮一带,这里指的是郑瀛子所居之地。

五六两句:“书生君独忧当世,末路人生谁识此翁。”写郑瀛子对国事的忧虑和自己一生的处境。末路人生,比喻已经没有出路的人。这两句是说,书生你独自担心国家大事,而那些身无长处、没有作为的人,又谁能认识我这个老人呢?“末路”在这里也含有“穷途末路”的意思。

三四两句:“故国青山愁夜鹤,孤舟白发映秋蓬。”前两句是写景。“愁夜鹤”,是说愁思之情像秋天的寒霜一样笼罩着青山上的白鹤;“孤舟白发映秋蓬”,是说诗人自己就像秋天的蓬草一样,孤独地漂浮在江面上,白发飘动,映衬着秋日的芦花。“故国”指家乡。“青山”“孤舟”“白发”都是诗人眼中的景象。这些景象勾起诗人的无限愁情,所以诗人说“愁夜鹤”。

七八两句:“归欤束阁公车疏,努力豚蹄祝岁丰。”这两句是说,算了吧!辞官回到家乡吧,好好地准备一下祭祀用的肉脯(豚蹄),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归欤”,即归去吧,是表示无可奈何的感叹语气。“束阁”,指辞官回家。“公车”,指中央政府的车驾,古代称朝廷官员为“公车司马”。

这首诗通过送别郑瀛子仙,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的身世之感和仕途坎坷之悲。全诗结构严谨,意境高远,感情真挚,风格沉郁,语言质朴自然而又不乏精炼含蓄,堪称宋诗中的名篇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