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声相闻,想见雪深尺。
愁杀小臣心,桥山葬明日。

雪夜叹

折竹声相闻,想见雪深尺。
愁杀小臣心,桥山葬明日。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折竹声相闻”:指听到风吹竹林发出的声响,形容风声或雪声。
  • “想见雪深尺”:想象着积雪达到了一定的厚度。
  • “愁杀小臣心”:表达了诗人因雪灾而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 “桥山葬明日”:暗示了由于持续的大雪可能导致桥梁倒塌,从而危及生命安全。
  1. 关键词释义
  • 折竹声:形容风的声音,如同折断竹子时发出的声响。
  • 相闻:相互之间能听到。
  • 想见雪深尺:想象积雪达到一定深度。
  • 愁杀小臣心:使小臣(此处指诗人本人)感到非常焦虑和担忧。
  • 桥山葬明日:桥山(可能指古代某座山或特定的地点),意味着如果大雪持续不退,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需要紧急处理。
  1. 译文
    在雪地上行走的声音相互间都能听见,我想象着积雪已经深达一尺(通常一尺约等于30至40厘米),这让我非常忧心忡忡,担心桥山(这里可能代指一座桥梁或者某个受灾严重的地方)在明天会被大雪埋葬。

  2. 赏析
    此诗通过对大雪景象的描绘以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联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民众安全的关切。诗中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力量带来的潜在威胁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民生命的尊重。这种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较为少见,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孙应时的《雪夜叹》是一首富有情感且充满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以及对社会的深厚感情,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