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称三老作三山,夫子宁居季孟间。
骆厩侍人多愧色,鳖头处士若为攀。
辞章小技应闲事,节义千年真大闲。
何似眉山专一壑,九京贤圣尽欢颜。
注释:
- 谁称三老作三山,夫子宁居季孟间。
- 谁称三老:谁能够称颂三位老者(指孔子、曾子和孟子)为三座大山?
- 夫子宁居季孟间:老师(指孔子)宁愿处在季孟之间。
- 骆厩侍人多愧色,鳖头处士若为攀。
- 骆厩侍人:在骆马的厩里侍候的人。
- 鳖头处士:像鳖头的隐士。
- 若为攀:你为什么要攀附他们?(这里指的是那些地位高远的贤者)
- 辞章小技应闲事,节义千年真大闲。
- 辞章小技:言辞和文采只是小技艺,微不足道。
- 节义千年真大闲:但坚持节操和义气却需要历经千年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这种坚守是值得称赞的大事情。
- 何似眉山专一壑,九京贤圣尽欢颜。
- 何似眉山专一壑:不如像苏东坡那样专心一意地生活在一处山水之中。
- 九京贤圣尽欢颜:九京地区的所有贤者和圣人都为此感到高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诗。诗人以赞美三贤堂的诗篇来表达对古代圣贤们的崇敬之情。首联直接点明主旨,赞扬了孔子等三位先贤的伟大业绩和崇高品格,并以此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谦虚和自谦。颔联则从侧面衬托了孔子等先贤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高位显贵者的羡慕和向往。
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节义的重要性,认为节义是值得世人尊重的大事业,而辞章小技则显得微不足道。尾联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认为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尊敬和效仿的人,他的行为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欢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先贤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鞭策。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人生态度,即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