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曾步处,石鼓尚依然。
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
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
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
谢公曾步处,石鼓尚依然。
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
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
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
解析与赏析:
1. 谢公曾步处,石鼓尚依然。
- 关键词: 谢公, 石鼓山
- 释义: 此处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谢灵运。他在此地留下了足迹,而“石鼓山”是一处自然景观,以石鼓命名。
- 赏析: 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地名的结合,诗的开头就营造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2. 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
- 关键词: 地狭, 川, 涨, 山, 高, 浦, 旋
- 释义: 描述了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这里的“地狭”指的是地形较为狭窄;“川多涨”表明河流因为地势原因经常泛滥成灾;“山高”则形容山峰之高;“浦欲旋”暗示着河流在高处旋转流动。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图,通过具体的自然元素展现了地形的多变和河流的状态。
3. 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
- 关键词: 不因, 诗句, 说, 有谁传
- 释义: 指出这首诗并非由某个特定的诗句创作出来,而是直接反映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真实感受。
- 赏析: 这里表达了一种观点:诗歌往往能够捕捉到那些难以用言语描述的自然美,因此不需要依赖于特定的诗歌来传达其美丽。
4. 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
- 关键词: 怀望, 徘徊久, 寒郊, 起暮烟
- 释义: 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地点深深的眷恋之情,久久不愿离去,同时天气寒冷,傍晚时分升起了烟雾。
- 赏析: 这最后的一句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描绘了一个典型的黄昏景象,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具体。
结论:
此诗通过对谢灵运曾步处的石鼓山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独特性,以及它带给作者的感受。诗中的自然元素(如河流、山脉、天气)都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并强调了诗歌作为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的强大工具。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文学表达力量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