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青。
人在云间语,潮生户外汀。
凭高一长望,疑欲入沧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代表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斗建魁星地,城隅李氏亭。

  • 这句话描述的是李氏山亭的位置。”斗建魁星地”指的是李氏山亭位于斗魁星的位置,即山亭坐落在一个有利于观星的高地。而”城隅李氏亭”则表明这个位置靠近城墙,可能也具有某种战略或文化上的意义。李氏山亭可能是为了观星而建立的,也可能是与当地的文人雅集有关。

  • 竹高随路有,山静隔江青。

  • 这两句诗表达了李氏山亭周围自然环境的美好。”竹高随路有”形象地描绘了山亭附近的竹林随风摇曳、竹子挺拔的景象;”山静隔江青”则描述了远处青山如画,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些自然景色为李氏山亭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雅致。

  • 人在云间语,潮生户外汀。

  • “人在云间语”形容了人们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中,与世隔绝,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而”潮生户外汀”则描绘了海潮涌动,拍打在海边的石头上,形成了美丽的水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山亭周边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 凭高一览众山小,疑欲入沧溟。

  • 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心情。”凭高一览众山小”意味着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周围的群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伟大之间的对比;”疑欲入沧溟”则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越现实、寻求更高境界的情感。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思考。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氏山亭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高”字(如“高耸”“高峻”)来形容山峰和竹竿,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对“云”和“潮汐”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所处环境的感受。此外,诗人还通过“人在云间语”和“疑欲入沧溟”等句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