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
傍松作楼古为务,小著轩楹省斤锯。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注释】

松风楼篇:即《松风阁记》,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撰。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比喻松树的风声和笙簧的响声不一样;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意指只要松树存在,就一定有清风拂过;傍松作楼古为务,小著轩楹省斤锯,意指古代建楼一定要傍着树木;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意指楼的高度要与周围的树木保持平齐,不要过高。赏析:这首诗是韩愈赞美松风楼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指出,松风楼之所以能够名噪一时,是因为它的建造者在选址上十分讲究,一定要傍着松树。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建在山脚下或水边等地方,那么即使是再大的楼,也一定会被周围的风景比下去。因为风景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财富,是人们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东西。因此,要想真正地欣赏到美景,就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像韩愈自己那样,拥有一颗“不择居处”的心。

【译文】
松树的声音就像风一样在吹,细听好像不是笙簧的声音那么大;但是松树之间如果有风声,也会带来凉爽的气息。
古时候建楼,一定要选在松树旁边,这样既节省了木材,又可以享受自然风光。
虽然楼的高度不高,但也要和周围的树木保持平齐,不要让它超过松树的枝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